虽然“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不是什么新套路,但诈骗分子的技术手段仍在更新换代。日前,荆州一女子因接到“警察”电话,下载了一款所谓的“公安防护”APP,差点被骗走近7万元钱,幸好被荆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预警发现并及时制止。 ![]() 原来,当日上午9时许,卿女士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湖北省公安厅民警”,准确地报出了卿女士的身份信息,并告知其涉嫌一起拐卖儿童案,要立即联系西安警方。还没等卿女士理清头绪,电话就自动转接至“西安警方”。 ![]() ▲以假乱真的“逮捕令” 电话那头,自称是“西安警官”的人让卿女士添加了QQ好友,发来了“警官证”和一张“逮捕令”,称卿女士涉嫌拐卖儿童,公安机关将对她进行调查并逮捕。因为自己没有做过违法的事情,卿女士本想解释,但一看竟然有印着自己名字的“逮捕令”,当时就吓懵了。 ![]() ▲以假乱真的“警官证” 随后,在“西安警官”的指示下,卿女士卸载了手机上所有的防护软件,下载了一款名叫“公安防护”的APP。对方表示,卿女士要想证明清白,需要将名下的银行卡号码和密码输入到该APP中,方便警方调查取证。对方还一再让卿女士保密,不要对任何人提及此事,不然也是违法。 ![]() ▲骗子假冒警察行骗的QQ聊天记录 为了配合对方调查,卿女士只能下载了该APP,并将名下4张银行卡卡号和密码全部输入其中。没过多久,卿女士就接到了荆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的电话。卿女士一开始还不相信,直到在荆州市公安局见到了黄巍本人,卿女士才恍然大悟。 ![]() ▲引诱受害人安装的“公安防护”APP 民警发现,这个叫做“公安防护”的APP赫然用着警徽的图标,并且界面顶端写着“公安局智能警务系统”几个大字,像模像样。民警介绍,这种诈骗APP,主要是为套取被骗者输入银行卡号、身份证、手机号、登录密码、交易密码等信息。 ![]() ▲骗子“体贴”地布下陷阱 了解情况后,黄巍推测,“西安警官”已进入诈骗的最后一步,极有可能正在进行转账操作。黄巍迅速联系银行方面,对卿女士名下银行卡进行保护性措施,卡内即将被转走的近7万元钱被成功拦截。 ![]() 黄巍介绍,目前,荆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已与多家银行和三大通讯运营商合成办公,形成了一条集预警、拦截、止付、冻结、挽损的快速通道。该中心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进行反制和溯源,从被动上案向主动出击转变,大幅前移防范和打击关口。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全覆盖、多维度、无死角的开展反诈宣传,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 如何识破所谓“公安防护APP”骗局—— ![]() 防骗指南 其实,不管冒充公检法诈骗如何千变万化,市民只要记住以下“六个一律”“八个凡是”,便可与骗子绝缘,成为最强防骗体质。 六个一律: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八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 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荆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号码: 0716—8502882 0716—8502883 0716—8502884 来源: 荆州日报、淮南网警巡查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