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江陵网 门户 新闻 江陵新闻 查看内容
武侠电脑15年专注,值得信赖!

刘勇调研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和信访维稳工作

2019-10-4 10:53| 发布者: 论坛管理| 查看: 2254| 评论: 1|来自: 江陵县融媒体中心

摘要: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640 (1).webp.jpg
2019年,我们迎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7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而江陵更是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变化使我们感到惊讶
但惊讶之余
小编觉得更多的是喜悦

亲爱的江陵朋友们
在你们的眼里
江陵人的
衣、食、住、行
都有了怎样的变化
今天,就和小编
来聊一聊
老照片里江陵走过的70年


小编在郝穴建设街采访了不少40年代出生的爷爷奶奶们,听他们讲了过去的事情。他们说那个年代的衣服有的穿就不错了,根本不讲究颜色和款式。“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他们着装的真实写照,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可能才会添置一件新的衣服。家里如果有好几个孩子,衣服还会一直传续下去。从这个角度说,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它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江陵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

——50-60年代——
640.webp (46).jpg
▲50年代初 父亲佩戴红领巾拍摄的小学毕业照
(备注:红领巾后期做了填色处理)
(童奎 供图)

640.webp (45).jpg
▲60年代江陵小学生装束
(李修贵 供图)

640.webp (44).jpg
▲60年代  祖孙三代穿上新衣拍摄的全家福
(孙雪江 供图)

640.webp (43).jpg
▲60年代末 江陵青年穿上了“的确良”衬衣
(李修贵 供图)

640.webp (42).jpg
▲最时髦的男士着装
(备注:  后期合成图)
(李修贵 供图)

640.webp (41).jpg
▲常见的家庭妇女着装
素色围巾+花棉袄
(李修贵 供图)

——70年代——

640.webp (40).jpg
▲“不爱红装爱武装”
男同志身着草绿色军装
(李修贵 供图)

640.webp (39).jpg
▲我和父母
(孙雪江 供图)

640.webp (38).jpg
▲我和父母
(备注:照片后期做了填色处理)
(童奎 供图)

640.webp (37).jpg
▲母亲和孙儿们
(汤立中 供图)

——80-90年代——

640.webp (36).jpg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时尚率先与国际接轨,人们早已厌倦了“灰、蓝、绿”的单一色调,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追求新款服饰。一时间,牛仔裤、健美裤、阔腿裤、蝙蝠衫、西装、连衣裙等纷至沓来,成了服饰的亮点。我们江陵的男女老少身上顿时变换了色彩!

640 (2).jpg

640.webp (35).jpg
▲80年代的流行——鸡冠头、大波浪、长风衣、喇叭裤
(孙雪江 供图)

640 (1).jpg

640.webp (34).jpg
▲运动休闲是上世纪80、90年代产生的概念
(王心宇 供图)

640.webp (33).jpg

640.webp (32).jpg

640.webp (31).jpg
妈妈的最爱:休闲套装、阔腿裤
(李玲 供图)

640.webp (30).jpg
▲小时候见过爸爸穿得最多的服装就是羊毛衫
(王心宇 供图)

640.webp (29).jpg
▲八、九十年代
皮衣和西装在中国年轻一代中流行开来
也成为江陵青年最时髦的着装
(张金梅 供图)

640.webp (28).jpg
▲90年代流行的套装
(陈江艳 供图)

640.webp (27).jpg
▲开衫和短裙也美美哒
(张金梅 供图)

——21世纪——

进入21世纪初,我国加入WTO,开放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海淘、网购普及,我们可以轻易“剁手”买买买,在江陵的大街上能看到全世界最时髦的各色服饰。现在我们对于服装的诉求是独一无二、彰显个性。

每个人在穿着打扮上都可以“自成一格”。各种服装工作室在网上随处可见,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

640.webp (26).jpg
▲身着旗袍的江陵女性造型优雅
(王心宇 供图)

640.webp (25).jpg
▲民族元素
渗透生活
(陈江艳 供图)

640.webp (24).jpg
▲电商的出现
让服装选择性更多
(王心宇 供图)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粮食供应紧张,需要用粮票、油票、米票限制人们的购买力。小编向家住郝穴镇的汤立中老人询问他小时候的生活条件,他说:“平时的饭菜难见油花,能吃到米、面都觉得很稀罕,像肉类也仅仅在新年的时候才能吃到一点点。”

50-70年代

640.webp (23).jpg
▲这一时期大锅饭最为典型
(网络图片)

640.webp (22).jpg
▲50年代使用的分币
(龚文群 供图)

640.webp (21).jpg
▲60年代文革瓷
(龚文群 供图)

640.webp (20).jpg
▲70年代  “票的时代"     
(汤立中 供图)


——80年代——
一粒米看世界,两箸间话国情,从老百姓日益丰盛的“菜蓝子”, 从普通家庭的餐桌上,不难寻找出答案:中国人民饮食文化的发展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一样让我们惊喜。我们江陵人的餐桌也渐渐丰盛起来。

640.jpg
▲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网络图片)

640.webp (19).jpg
▲80年代售粮证
(龚文群 供图)

——90年代——
90年代是“饕餮时代”,各式餐饮遍地开花,餐桌上的花样多了起来。

640.webp (18).jpg
▲孩子们的晚餐
(汤立中 供图)
小编我的童年就是在美食中度过的,最爱吃的莫过于蛋糕。没错,下图就是贪吃的我啦!

640.webp (17).jpg

——21世纪——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吃的健康。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也都开始讲究起了养生之道。

640.webp (16).jpg
▲江陵人的传统饮食文化
祖传的“食盒”
(童奎 供图)

——50-70年代——
640.webp (15).jpg
在街头海采时,小编了解到四五十年代咱们江陵老一辈人住的都是砖房、瓦房,在那个年代人们基本没有任何生活娱乐设施。

640.webp (14).jpg
▲50年代 石板路
(汤立中 供图)

——80年代——

640.webp (13).jpg
▲80年代 普济镇一农舍
(龚文群 供图)

——21世纪——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陆续进行棚户区改造,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民的居住环境,并且周边配套设施也都很完善,给居民提供了饭后茶余休闲的好去处。千禧年以后,江陵人的居住条件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40.webp (12).jpg

640.webp (11).jpg

640.webp (10).jpg
▲如今的江陵日新月异
(童奎 供图)
一座座高楼在江陵大地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焕发着勃勃生机。

640 (2).webp.jpg
▲江陵夜景美如画

——50-70年代——
听爷爷奶奶们说,以前的道路条件很差,他们那时的出行方式基本是靠走路,看到有人坐汽车,都觉得稀奇,若谁家里有一辆自行车,那可叫街坊四邻羡慕不已。

640.webp (9).jpg
▲50年代的江陵,人们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
(汤立中 供图)

640.webp (8).jpg
▲60年代,知青下乡
当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为汽车
(汤立中 供图)

640.webp (7).jpg
▲70年代
自行车在当时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小轿车

——80、90年代——

640.webp (7).jpg
▲80年代中期
骑一辆摩托车
在江陵街头兜风会吸引不少目光

——21世纪——

如今,江陵道路宽阔平坦,公共交通十分发达,覆盖到了乡镇的每个角落。高速公路、荆州长江公铁大桥的出现也让江陵人的出行变得更加通畅,就连飞机出游现在也变成了常规方式,已经不再是梦想了。

640.webp (6).jpg
▲江陵公路
(樊孝银 供图)

640.webp (5).jpg
▲荆州长江公铁大桥
(樊孝银 供图)

640.webp (4).jpg

640.webp (3).jpg
▲江陵高速公路

640.webp (2).jpg
▲在城区随处可见共享单车的身影

640.webp (1).jpg
▲就连小朋友也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mini-car

人们的眼睛就像一台台照相机
记录了祖国的千变万化
也见证了江陵的迅猛发展

从70年巨变中走来
一段段旧貌换新颜的壮阔历程
一个个史诗般的进步奇迹
我们幸运拥有着祖国带给我们的幸福安宁
作为江陵新一代的青年
我们理应自强不息、努力拼搏
共同书写新时代的中国奇迹
留下江陵儿女无悔的青春回忆

来源:江陵县融媒体中心
图/文编:李玲
责编:邓曼  编审:李晓文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tianxia998 2019-10-5 12:03
刘书记辛苦

查看全部评论(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