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见不平一声吼 他人有难伸援手 侠肝义胆气凛然 舍生忘死耀荆楚 67岁的黄玉珍,在失控的大卡车冲来之际,推开素不相识的女童,自己却险些丧生滚滚车轮之下。她,只是恩施大山里的一名普通农妇,平日就乐于助人。 50岁的李成耘,右臂至今仍留下一排牙咬的痕迹,这是2年前他浴血制服抢劫金店的持刀歹徒所致。他,只是襄阳一名商店保安,平时最爱大侠郭靖的风范。 本月初,二人光荣入选今年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候选人。他们的事迹登上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官方网站,目前正在接受全国网友投票。 像黄玉珍、李成耘这样既平凡又不平凡的见义勇为者,在荆楚大地不断涌现,仅最近20年来,受到表彰的就达到3万余名。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些英雄,与年龄无关——上至华发老者,下至豆蔻学子;与职业无关——既有的哥、农民工,也有企业经理、公务员。他们大多身手平平,却有着侠肝义胆,为了匡扶正义、救人危难,不惜舍生忘死。 荆楚自古多豪杰,义勇精神代代传承,滋养着湖北儿女的筋骨和血脉,激励他们奋发向善。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 赭红如血的石墙上,铭刻的每一个名字,都散发出重若千钧的力量。 今年清明,武汉市九峰寿安林苑见义勇为英烈纪念墙上,新添了一个年轻的名字——方盛虎。 时间闪回2013年7月5日清晨:凄厉的呼救声划破东湖的宁静,一双柔弱的手在水中慌乱扑腾。武汉体育学院学生方盛虎,不顾腿伤,跃入湖中,奋力将溺水女孩推到岸边。女孩得救了,阿虎却沉入湖底,生命定格在24岁。 大义,如同阿虎的舍命一跃,从来都是无需思索的给予。就在离东湖不远的武昌江边,奔腾的长江陪伴着一尊青年的雕像,一段同样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已经述说了15年—— 肖栋栋,21岁的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在1999年2月28日下午,跳进冰冷刺骨的江水中,拼尽全力救起一名欲轻生的女青年。直到5天后,他的遗体才被打捞起来。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见义勇为英烈纪念墙上,镶嵌、镌刻着39位英烈的遗像和事迹,他们中的不少人,离开我们时正处于豆蔻年华—— 任康立,14岁,因救火牺牲;杨海涛,19岁,因抢救落井工友牺牲;陈清旭,13岁,勇救落江少年时牺牲……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在春天的阳光下熠熠闪光。 一群人感染亿万人 英雄,常常也是一个群体。 武汉交警杨沛智至今仍念念不忘三位勇敢而可爱的的哥:2011年10月25日凌晨,他在南京路至汉正街路段执勤时,示意一辆违章轿车停车,不料轿车突然加速。他死死抓住车门和后视镜,被轿车一路拖行,十分危急。 正在候客的一位的哥发现情况不对,立即驱车追赶。接着,另外两辆的士也冲了过来。三辆的士相互配合,将轿车逼停。这时,杨沛智已被拖行了2公里。 当增援而来的交警控制肇事司机时,三位的哥却悄然离去。之后,武汉警方发布事发现场视频,全城寻找“逼停哥”。短短数日,寻人微博被转发数万次,三位的哥浮出水面。他们是谢员生、徐永生、周国华,被授予当年“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群体”奖章。 逆江而上,古城荆州。5年前,一个18人的英雄群体,也曾感动神州。 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许,在长江荆州宝塔河段江滩,2名小男孩不慎滑入江中。在此游玩的长江大学18名大学生冲了过去,危急时刻,他们手拉着手结成“人梯”,救起落水儿童,但刚刚入学不久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却被江水吞没。 “18人梯”的英雄壮举经本报率先报道后,感动了亿万读者,他们也先后荣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群体”和“感动中国”特别奖。18位英雄,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的壮歌,矗立起一座时代的标杆。 英雄故事,如江水滔滔,汇聚成海。 湖北义士扬名四海 湖北人行走四海,也将一脉相承的豪气和热情撒播各地。 据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统计:2006年至2012年,先后有138名湖北人因见义勇为受到该市表彰,数量居各省市前列。为此,广州媒体以“湖北大侠”为这群草根英雄冠名。 这其中,就有那位著名的“托举哥”。 2012年6月3日,广州3岁女童琪琪悬挂4楼阳台。一名黄衣男子徒手爬上3楼防盗窗,将女童托举了10余分钟,女童获救后,他悄然离去。路人将这段视频发布到微博,终于找到英雄。他叫周冲,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人,24岁。 荆楚多义士,行侠在九州。一位湖北人感动一座城的壮举,已宛如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歌曲—— 2006年,在温州打工的江陵县青年周大军,浴血勇斗劫匪,身中6刀,壮烈牺牲; 2007年,在惠州打工的广水人朱兴传追抓劫匪时,胸口被利刃刺穿,在医院停止呼吸; 2012年,襄阳小伙王兵、王越在厦门街头勇斗劫匪时,王兵脸部中弹受伤…… 荆楚沃土义勇相传 从筚路蓝缕、问鼎中原的楚国开国君主熊绎,到忧国忧民、侠之大者的屈原,再到打响辛亥首义第一枪的众先烈,荆楚大地一脉传承着见义勇为、敢作敢当的英雄之气。 据统计,湖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20年来,受到省级表彰的见义勇为先进人物达1800余人,受到市(县、区)级表彰认定的3万余人。其中,近200名见义勇为英雄献出了生命。 荆楚大地,英雄辈出,而这片土地的人民,也一直深爱着英雄—— 君不见,每年清明,九峰山上的见义勇为英烈纪念墙前,总有络绎不绝的人们停下脚步,献上一束黄菊; 君不见,武汉一位不愿露面的“洪阿姨”,每月为英雄遗孀樊翠霞汇款200元,并表示要一直资助到英雄的儿子大学毕业; 君不见,张启飚见义勇为牺牲11年后,他的母亲罗吉珍去世前捐出眼角膜,让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全省上下非常重视见义勇为精神的弘扬,并在全国率先开设了见义勇为人员“爱心账户”,5年来为373个家境困难的英雄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 行走在全国各地的“湖北大侠”,也收获了当地更多的包容和温暖。例如,周冲被破例赠予广州市户口,他的铜手印也印在了广州农民工博物馆的星光大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