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一体培植示范典型探索多元模式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在卫生保洁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抓好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基础。 抓统筹推进城乡一体 统筹城乡规划。我市按照全域理念编制了城乡环境整治规划,基本确立垃圾清运体系。目前全市95个建制镇(场)有80个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修编),9个建制镇(场)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10个乡有7个完成了乡规划编制;全市2464个村有1378个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 统筹城乡建设。按照布局合理、避免重复和效益最大化原则,加大城乡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全市已购置垃圾箱19.4万个、垃圾池8.18万个、垃圾中转房(站)474个、垃圾填埋场1871个。 统筹城乡管理。积极推行城管进乡镇、城管进村庄的城管模式,推动城市管理范围由城市向乡村延伸,基本做到环境卫生城乡同治、城乡共管。 抓重点培植示范典型 抓试点。一方面以农村交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为重点抓仙洪试验区建设;另一方面抓省级试点镇建设,将8个乡镇纳入省级试点镇建设规划,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向纵深推进。此外还突出抓市级试点镇(区)、县级示范村建设,按照“四化同步”、城乡一体的要求,确立了11个“四化同步”试点镇(区),启动139个示范村工作,已有63个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示范村。 连好线。着力整治荆州境内318国道、207国道、211省道、103省道、214省道、322省道等“六线”532公里附近的村庄环境卫生,覆盖53个乡镇379个村66.6万人,着力打造六条村庄环境风景线。 扩大面。抢抓第三轮“三万”活动机遇,围绕“两清、两建、两化、两创”的工作任务,大力推进、全面展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目前,农村长效保洁机制业已建立,广大农民卫生习惯正在形成。 抓创新探索多元模式 创新保洁模式。当前,全市已探索了三种保洁模式。一是聘请保洁公司。将保洁权推向市场,公开竞标;开展村庄自治,制定保洁制度,让每个村民都参与村庄保洁;成立保洁理事会,根据居民和村民意见,聘用保洁人员或者以发包的形式,开展村庄卫生保洁。 创新保洁投入。通过村里自筹一点的办法,每人每年收取一定的卫生保洁经费;政府从环境卫生整治专项经费中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各村卫生保洁工作予以适当补助;项目整合一点。积极向上争取各种涉农项目和资金,并予以有效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此外,还采取社会捐助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等方式,筹措保洁经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