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地铁局领导“换位体验行”了解职工困难 “养路工作劳动强度大,他们每天重复这么枯燥辛苦的工作,真的太不容易了!这种辛苦是坐在办公室里体会不到的。”邹国斌一边体验着养路工的工作一边气喘吁吁地说。 5月14日上午9点,风和日丽。市地铁局党委书记、局长邹国斌,党委委员、副局长黄小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长平换上一身深色粗布工作服,戴上草帽,来到荆沙铁路沙市站附近的沿线轨道上,戴上手套,扎扎实实地与养路工人一道投入到铁路养护工作中。 三位领导熟络地跟在场的养路工人一一问好后,便“轻车熟路”地挥动手里的工具,修整轨道道床、起道、捣固……整个工作流程进行得有板有眼,并不需要养路工人进行“岗前培训”。邹国斌说:“我们局的领导干部都不是第一次参与一线工作,比这个辛苦的沿线铁路抢险、抢修我们都干过。” 尽管这不是他们第一次换位体验,但终究他们都不是专职的养路工,在25℃的气温下,不出几分钟,他们便气喘吁吁、汗流夹背了。邹国斌索性解开工作服的扣子,露出了里面湿透了的白色背心,黄小龙、王长平的发梢也湿嗒嗒地滴着汗水,远远一看,还真分不出他们与养路工人的区别来。 在劳动的过程中,他们跟养路职工拉起了家常,“赵师傅干养路工干了多少年了?”、“除了胶鞋、雨衣、帽子、手套、毛巾、防暑用品等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物品外,你们还缺什么?”“你们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尽管提……”聊天中,有职工向他们表达了工作服配备与职工劳保等方面的诉求。邹国斌说:“以后还得多鼓励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换位体验,拓宽沟通渠道,直接了解一线职工的困难与一线存在的问题,之前一线职工跟我们反映问题的渠道真不多!” 就这样,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寒暄,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便过去了,该段铁路的养护工作也进行得差不多了,他们这才跟养路工人挥手道别。临走前,王长平冲着养路工们喊了一句:“赵师傅,工作服的问题会给你们解决的!”一句话让那些养路工脸上乐开了花。 回来的路上,三位领导搓着被捣固工具震得发红发麻的手掌对记者说:“荆沙铁路目前养路机械化程度不高,荆沙铁路的运输安全真的是依靠养路工人每天的辛勤劳动养护出来的,我们得服务好他们,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