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腰工程实施以来,荆州抢抓沿海产业升级、腾笼换鸟的大好机遇,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虽然引进了不少优质企业、促进了荆州跨越发展,但是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却面临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退,安守农业却利润微薄;进,招商引资却难觅商贾。虽然荆州农业地位非同一般,但农业相比工业、服务业利润和附加值较低,难以富强当地经济,“松软的稻浪棉海不足以支撑长江钢腰舞长袖”。农村借招商引资致富,却难免引入污染环境、发展水平较低的企业,例如江陵县引进的部分造纸厂因污染严重被关闭,重金属、高污染企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游灌溉和水产养殖。若不引进这些“问题企业”,又可能面临无商可招、无资可引的尴尬局面。沙岗镇一位村支书提到,几乎全是炼油厂、化工厂这类高污染企业愿意在村里建厂,但他担心污染子孙的水土因而没有答应。“种田不来钱,企业钱不来”,是荆州农村经济困境极为贴切的注脚。 荆州农村经济困境的根源在于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产业条件。相比城市,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饮水安全不合格、供电不稳定、路网路况不佳,直接影响到产品生产运输。在产业条件方面,荆州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不便,长期以农业为主,缺少矿产资源和配套产业。客观条件落后,乡镇政府又难以提供财税、土地等优惠政策。因此,优质企业不会选择农村而会选择发达地区;规模小、污染严重的企业受成本及环保政策制约无法在发达地区建厂时才会选择农村。 传统的招商引资思路会引发“马太效应”,扩大农村和城市的差距。目前,各地“筑巢引凤”,政府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和产业条件,吸引企业落户,最终繁荣当地经济、带来更多财税收入,进而有更多财力用于改善当地条件、吸引更多企业,如此循环往复。各个因素相互促进形成正反馈,从而引发“马太效应”,即发达地区由于吸引企业聚集因此经济更加繁荣,而落后地区由于难以吸引企业因此经济发展更加困难。农村地区,特别像沙岗镇这类远离中心城区、发展较落后的乡镇,往往资金紧张,村集体负债严重,无力改善基础设施和产业条件,因此,缺少优质企业落户,只能维持传统农业生产,导致经济发展更加落后。 荆州农村地区应借助“淘宝村”走出当前经济发展的困境。《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到,美国上世纪中叶的全国高速公路系统打破了地区差异,而如今互联网“高速公路”在全球的铺设打破了区域的桎梏。借助互联网,村民可以和城市里的商家同台竞技、处于同一起跑线。村民利用广泛使用的“淘宝网”开设店铺,向全世界销售商品。当更多村民参与并协同发展时,"淘宝村"便形成了。媒体最早报道的"淘宝村"是江苏的东风村。在几年的时间里,该村从无到有,围绕家具行业发展电子商务,并带动快递、包装等辅助行业,极大地促进了该村经济。随之而来的,还有村民在家门口创业,解决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 发展“淘宝村”,能化“无”为“有”。荆州农村地区缺少的是城市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条件,拥有的是和城市相媲美的网络设施。以沙岗镇为例,村民利用ADSL拨号上网的网速可高达每秒4兆,和城区网速基本一样;同时,2G/3G移动数据网络在这里也已完全覆盖,约八成村民拥有智能手机并联网。由于发展“淘宝村”主要依赖网络设施,对产业条件要求不高,因此,并不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利用网络,村民可以方便地在“淘宝网”发布产品信息;利用手机,村民即使在田间地头也可以随时与客户交易。在沿海地区已经发展起来的“淘宝村”,农户通过购置简单机器设备,在自己住宅或其它闲置土地上进行生产,主要生产农产品、服装、家具等简单商品,不需要划拨土地、矿产资源和复杂的产业链。 发展“淘宝村”,能化“远”为“近”。电子商务为农村将全球市场从“远在天边”拉回到“近在眼前”。荆州村民做生意的特点是临近市场和熟人交易,例如:沙岗镇村民销售农产品,主要在本地或潜江、监利等临近县市进行,稍远的会到荆州两湖农产品批发市场,绝大部分依赖熟识的菜贩子到田间收购,因此,经营范围非常有限。然而,利用电子商务,一方面村民可以直接和来自全国全球的客户进行交易,使农村对接大市场;另一方面,“淘宝网”等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信用安全保障,村民可以和陌生人放心交易,扩大交易对象的范围。不久前,沙岗镇李公垸村农户面临莴笋滞销的困境,于是通过网络和武汉、北京等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饭店联系,大大扩展了潜在客户。 发展“淘宝村”,能化“弱”为“强”。电子商务发展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收入增加使更多财力投入建设。村民收入增加,可通过“一事一议”等集资方式修建小型设施;政府财税收入增加,可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预算。以往,在农村“要想富,先修路”,而“淘宝村”的经验告诉我们,也可以“先致富,再修路”。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繁荣会刺激需求。多个“淘宝村”的案例也表明,往往是“淘宝村”的出现,刺激了对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进而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 因地制宜选产业,是建设“淘宝村”的核心。根据“淘宝村”的经验,可选择的产业有三种:第一是依赖原有产业。村中已有商品可直接通过互联网销往各地。例如,沙岗镇白鹭湖渔场依赖原有的藕带生产加工产业将产品联网销售,其藕带在“阿里巴巴”网络采购批发平台上受到来自外地的买家关注,该渔场的农户也通过网络将产品拓展到宜昌、北京、海南等地。第二是发展新产业。农村发展电子商务要求起点低,可不依赖于原有的产业基础和特别稀缺的资源,因此农户可以发挥“拿来主义”,顺应市场行情,借鉴其它乡镇经验。第三是避“实”就“虚”发展服务业。交通不便会造成商品运输成本高、时间长。此时,农户可以卖“虚”的服务而不是“实”的商品。例如,星传媒体集团以往主要通过派员工驻村调研了解农村市场。为了更便捷经济地获得信息,该公司可鼓励农户定期通过网络回答问卷、汇报村中动态以换取酬劳。 培养榜样做示范,是建设“淘宝村”的抓手。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农民相信的不是马云这样活跃在媒体上的创业明星,他们真正相信的是身边和他经历身份相似的农民企业家。只要一个农户建立“淘宝网”商铺成功,就会形成涟漪效应,身边亲友便会纷纷效仿进而形成"淘宝村"——国内20个“淘宝村”的成长历程无不如此。荆州农村可以培养每年引进的约四百名、素质较高、熟悉信息技术的大学生村官作为电子商务带头人,通过“大学生村官+网络+农户”模式促进农产品联网。 2014年是壮腰工程关键之年,“三年见成效”,既是奋斗目标,更是郑重承诺。这承诺的兑现,在荆州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每一位百姓。为了兑现这个承诺,我们应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破解农村经济发展困境,使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共享壮腰工程的成果。(作者系江陵县沙岗镇科技副镇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