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电 习近平主席近日到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表示四五岁时就听妈妈讲“精忠报国”的故事。这让岳母刺字和岳飞精神又一次引发热议。在合肥,岳氏后人岳斌表示,自己是岳飞的32代孙,属于岳飞长子岳云那一支。在合肥,载入族谱的岳飞后人有近万名。 从江西迁来 称是岳飞后人,并非空穴来风。 岳飞思想研究会合肥分会会长岳辅金介绍,合肥岳姓族谱最早是清朝光绪年间修订的,二修是在1948年。2009年,族人组织三修家谱。 他们的族谱是从岳飞14代孙记载的,时间是明朝永乐年间,弟兄三个:岳华栖、岳华彩和岳华淇,只称是从江西迁来,未说明具体时间。 族谱副总编辑岳学国说,当时,合肥岳氏找到了全国岳飞思想研究会,在研究岳飞多年的岳飞后人岳效卿的帮助下,从上海图书馆找到了资料。资料记载,元末明初,岳氏一支从江西瓦屑坝迁到安徽庐州的“大蜀山西南大河之畔,小蜀山南十五里地,荒芜乡野,川平土广,卜扎于此。” 这一下,合肥岳氏总算找到了根,正式成立合肥分会,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岳飞诞辰日,都会和全国其他70多个地方的分会一起聚会。 不与秦姓通婚 按照记录,合肥岳姓是岳云一支的后代。岳云是岳飞长子,当年和父亲同死于风波亭。“国朝文学,辅世贤良,忠有余庆,孝本传芳”,这是合肥地区岳家的字辈。岳辅翼是岳飞的31代孙,今年70多岁,住在肥西桃花工业园附近。他回忆,小时候,村里有个岳家祠堂,家族事务由户长管理,一旦有人有不规不矩的行为,就会由户长差人带过来,按情节严重程度惩罚,重能至死。祠堂里始终放着一个大枷,有族人犯事,还会被罚戴枷,头套到木枷里,那高度站不得坐不得。 一直以来,岳家男子不准与秦姓通婚,到新中国成立这个家法才放宽。“但翻族谱,还是几乎没有和秦姓通婚的。”岳辅翼介绍。 从武者多 据岳学国介绍,合肥岳飞后人中从武的很多,清朝时曾出过一个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职务的武官,名叫岳锦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叫岳学鼎的人也做过军官。现在,合肥也有岳飞后人在北京从军。 目前,合肥地区一共有近万名岳飞后人,安徽全省有百万余人。“我打算把之前的老祠堂的图纸都绘出来。”岳辅翼说。越来越多的岳飞后人成了岳飞精神的研究者和传承者。 网友热议 时至今日,这种做法可以商榷了,但是这种精神和骨气仍然可贵,值得尊敬。(朋友来了) 应该鲜与姓赵的通婚才对吧,是皇上要废了你家岳爷。 (不语山人) 抛开对错是非,基因都是一半对一半传下去的,谁说秦桧的后人一定姓秦呢? (二水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