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强体健的岳某在工作中不幸被吨桶砸伤,左大腿高位截肢。维权无望之际,他参与5月27日本报楚天公益律师团20名公益律师与20名贫弱当事人法律援助对接活动,获得律师援助。6月5日,此案在青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开庭,公益律师作为岳某的代理人向相关单位提出索赔110余万元。岳某成为对接活动后由公益律师提起仲裁维权的第一人。 昨日,远在应城的岳某致电记者,对公益律师的帮助表示感谢。 工伤导致高位截肢 巨额治疗费没着落 6月5日上午,46岁的岳某出现在青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身穿长裤的他坐下来似乎与常人无异,只是走起路来有点跛,实际上,他高位截肢的左腿安装了假肢。 2012年9月,岳某应聘至武汉一家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从事技术工作。2013年,他被公司派往江西省新余市负责生产车间的前期准备和设备安装。同年3月2日上午11时,他在现场指挥工人从皮卡车上卸货时,装有生产用纯净水的吨桶突然从车上滚落,将他砸昏并碾过他左大腿。随后,岳某被高位截肢,并经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鉴定为工伤,4级伤残。 事发后,岳某的妻子宋某多次找公司交涉:“他是大学体育系毕业,学田径的,以前身体一直很好。如果没有这场意外,我们的生活过得很好。”但公司在支付了18万余元医疗费后便没了下文,这笔费用对后期仍需治疗、护理并定期更换假肢的岳某来说,远远不够。 公益律师伸援手 维权索赔百余万 岳某四处投诉无果,将要绝望之际,看到本报今年5月公开征集法律援助线索的报道,便拨打了热线。5月27日,岳某受邀参加本报楚天公益律师团与贫弱当事人对接活动。当天,年度“十佳公益律师”、湖北扬子律师事务所曾陈律师与他对接。曾陈律师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详细询问其情况后,愿意运用法律武器帮其讨回公道。武汉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经审核后,当场为岳某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 此后,曾陈律师作为代理人展开调查取证并提起仲裁,索赔110余万元。曾陈在仲裁庭上称,岳某在上班时间因工受伤,但公司仅支付部分费用后便不闻不问,岳某没有享受到依法应享受的工伤待遇,请仲裁委依法裁决,以保护岳某的合法权益。 该公司则对岳某的伤残鉴定不认可,另提出赔额不能一次性算断,应分多次给付。双方均同意调解,仲裁庭将择日调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