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夏至市民吃狗肉 那边爱狗人士忙救狗 综合新华社、《北京晚报》、《法制晚报》报道 因为有在夏至吃荔枝和狗肉的习俗,广西玉林最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夏至到来前,就有不少动物保护志愿者抵达玉林开始救狗。昨天是夏至,玉林狗肉消费达到高峰,“吃与不吃”的狗肉之争甚至出现对峙,出路在哪里? 17家店主动停卖狗肉 昨日一大早,在销售狗肉最为集中的垌口市场,挤满了来买狗肉的人。记者看到,前两天生狗肉每斤18元至19元,昨已涨到每斤22元左右,而熟狗肉每斤32元。 玉林大市场是玉林市主要的活犬交易市场。昨日一大早,天津的杨女士和一群爱狗人士正满头大汗地忙着掏钱买狗,“他们过他们的节,我们只想救狗,一只狗一般四五百元,最贵的七八百元……” 据玉林市有关方面统计,目前该市取缔了4家违法经营狗肉的餐馆,17家店主动停止经营狗肉,还有48家店经营狗肉,全市夏至日均肉狗消费量约2000只左右。 “狗肉之争”仍在继续 昨日在玉林市政府广场上,来自四川等地的动物保护者和自发围上来的市民,又就“吃不吃狗肉”爆发现场论战,结果是双方不欢而散。 玉林市民宋先生激动地说:“有人爱狗,我们表示尊重,但吃狗肉是一种民间饮食习惯,法律没有禁止吃狗肉,你不能要求我们不吃吧?有的人呼吁关注狗肉的安全,我觉得这才说到了点子上!” 食品安全需更多保障 夏至“狗肉”消费高峰过后,“狗肉之争”出路在哪?记者从玉林市多部门了解到,近几个月来当地已加大对活犬产地源头等环节的监管。“但活犬屠宰环节目前就没有检疫规程,要落实‘一犬一证’的产地检疫很困难。”玉林食药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滔滔说。 他认为,目前,政府除了要继续加强源头、流通环节等领域监管,还要积极建议并推动与动物保护、检验检疫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让包括狗肉在内的食品安全获得更好的法制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