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亿元罚款:64家银行分支机构因乱收费被制裁 据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19日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截至1月底,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对违规乱收费的64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实施经济制裁总额8.25亿元,其中,直接退还企业4.09亿元,罚款4.16亿元。 为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发展改革委从去年10月开始,开展为期8个月的涉企收费专项检查。为重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第一阶段对商业银行收费进行了检查。去年10月以来,发展改革委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30个交叉检查组,对各类商业银行150家分支机构2012年以来的收费行为进行了检查,涵盖五大国有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据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介绍,从检查的情况看,2012年以来,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商业银行认识普遍提高,对外公示了收费价目表,调整取消了一批收费项目,如有的银行收费项目从814项减少到409项,有的银行调整了中间业务考核指标,有的银行清退了部分不合理费用。在外部监管和内部约束共同作用下,服务收费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银行乱收费现象触目惊心,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但这次检查还发现,银行在规范服务收费方面仍缺乏长效机制和明确的办法,部分乱收费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加重了企业负担,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借贷款之机,以各种名目向客户收取费用;收费后不提供实质服务,只收费不服务少服务;自身监管职责变身有偿服务;继续收取明令禁止的收费项目。 发展改革委称,目前,商业银行收费检查工作仍在进行中,发展改革委已着手研究制定规范商业银行服务收费行为的具体办法,督促商业银行完善中间业务定价机制,建立规范服务收费的长效机制。 将依法对电信联通价格垄断案作出处理决定 据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19日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2011年发展改革委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开始调查。目前发展改革委正根据《反垄断法》相关规定,对两公司是否完全履行整改承诺、相关整改措施是否消除涉嫌垄断行为后果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将根据评估结果,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据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介绍,2011年开始,发展改革委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开展历时一年左右的调查,主要调查中国电信以过高价格变相拒绝与中国铁通交易;垄断中国互联网基础网络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实行价格歧视的问题。 调查同时发现,两大公司之间没有实现充分互联互通,导致相关市场缺乏竞争,增加了相关互联网的服务成本,影响了访问速度。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2011年底分别向发展改革委提交中止调查申请,承诺进行整改并实现网络充分互联互通;加强专线接入资费管理,解决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价格歧视问题;提升消费者上网速率,降低资费水平,消除涉嫌垄断行为的后果。 按照发展改革委要求,两公司分别报告了2012和2013年的整改进展。去年12月23日和今年1月7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提交最新整改情况。 发展改革委还介绍了两大公司在整改方面取得的进展,包括:互联互通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中国电信与中国铁通骨干网直连带宽扩容,并调低结算价格;规范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管理;提高消费者上网速率,降低单位带宽价格。 新闻回顾:电信联通反垄断案 2011年,由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公司在互联网接入市场上涉嫌垄断,国家发改委宣布对其进行反垄断调查,引起巨大关注。此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双双发布声明,承认各自公司在向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专线接入业务方面存在价格管理不到位、价格差异较大的问题,同时均承诺将进一步下调带宽资费水平。 电信、联通反垄断案并未因两家公司的“认罪”而完结。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表示,国家发改委一直并且将继续督促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继续整改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问题,整改期限为3至5年。 专家表示,目前宽带市场垄断程度仍然较高,宽带基础网络基本都掌握在联通、电信手中,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开放,引入更多竞争者。而且随着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未来将保持价格回落态势,仍有很大的降价空间。 涉嫌在华实施价格垄断美国高通公司被调查 据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9日宣布,去年以来,有行业协会和律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举报,反映美国高通公司涉嫌实施价格垄断行为,“我们依法启动了调查工作”。这是这家反垄断机构首次正式公布对美国高通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 针对有关这项调查和中国4G战略有关的报道,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表示,“我们注意到媒体对本案的背景有各种解读。实际情况是,本案源于举报,是我们反垄断执法的一项正常工作。反垄断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我们的执法不针对包括外资在内的任何特定的市场主体,这是我国《反垄断法》的精神,也是我们执法一直坚持的原则,几年来的执法实践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发展改革委称:举报反映的主要是美国高通公司涉嫌滥用其在无线通讯标准必要专利市场和手机芯片市场上的支配地位,实施价格垄断行为,主要包括不公平的高价、歧视性定价、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等。 有关国家对高通发动反垄断调查的高峰是2005年至2006年,很多调查2009年已经有结果。中国去年才启动调查。 对此,发展改革委表示,中国《反垄断法》2008年才开始实施,至今只有5年多的时间,反垄断工作刚刚起步,力量还比较薄弱,还难以主动出击去调查更多的案件,目前主要是根据举报开展反垄断调查。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去年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高通(中国)总部和高通(上海)公司进行了突袭调查,调取相关证据材料。12月20日,对高通公司高级副总裁WilliamBold、负责专利许可事务的副总裁FabianGonell等进行了调查询问,了解核实举报反映的有关情况。同时,对10多家国内外手机制造企业和数家手机芯片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高通公司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的具体情况,获取有关证据资料。 发展改革委称,从目前了解的情况和取得的证据看,一定程度上或者说初步印证了举报反映的一些事实。目前,案件仍在调查过程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法推进该案的调查工作,在调查清楚事实的基础上,对涉嫌价格垄断行为进行分析论证,依法对案件进行研究处理。在案件调查过程中,我们将继续与高通公司进行充分的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