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江陵县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加快沿江开发、建设滨江新区”战略,坚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提速增效,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以“行政审批快一点、项目落地快一点、为百姓办事快一点”为工作目标,打造“规范、便民、阳光、高效”的国土资源行政服务平台。 简政放权实行“三集中、三到位、三公开” 2011年,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行政制度改革口号,要求从过去的“管得过多”向现在的“管得更好”转变,各地、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都在进行不同程度地管理体制改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江陵综合市局及周边县市局改革推进特色,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审管分离”的行政审批制度。所谓审管分离就是让审批权、管理权、监督权分开行使,把所有审批事项和权限向一个科室集并,其他科室主要负责政策制定、监管、调研等工作。通俗地说就是让一部分人当“裁判员”,让另一部分人当“运动员”。 在审批权下放前,按照“取消一批、简化一批、提速一批”的原则,对现有审批、审查事项进行了重新梳理,再造流程。对招商引资项目重点服务,做到一个项目一个专人,一抓到底,改变过去一项业务由多个科室审核向现在的一个科室集中审批。采取提前介入、简化程序、放权审批等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服务窗口存在的“只受不理”、“体外循环”的问题,变“接待型窗口”为“审批服务型窗口”、“一站式受理”为“一站式办理”,努力做到行政审批流程最短,效率最高。同时,还确保做到“三集中、三到位、三公开”,即:行政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科集中、行政审批科向县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局行政审批职能授权到位,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审批到位,行政审批人员从各科室抽调到位,公开审批标准、审批流程、审批时限。 提速增效实现“零距离、零推诿、零差错” 为实现服务方式“零距离”,要求工作人员对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必须做到“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张笑脸”,对工作职责、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时限要求、服务承诺实行“五公开”,印制了《办事指南》,设置了意见征求卡、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等。还将行政审批时限一压再压、审批程序一减再减,审批时间由原来的5至20天,缩短至2至11天,最大缩减幅度达70%。同时大力推行电子政务、网上审批,较之以前明显提速。 为实现服务受理“零推诿”,实行首问负责制,要求第一个受理的工作人员就是事项办结的责任人。实行AB角工作制度,当岗位第一责任人不在位时,由相应工作人员代办,确保不误事;实行协同办理制度,遇到集中报件和加急报件时,采取边办边审,先办后批特殊措施;实行延时服务制度,只要有群众来办事、报件,即使在工作时间以外,仍然热情服务,快捷受理。 为实现服务质量“零差错”,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在接待服务对象时要认真解答相关问题,让群众了解相关规定、办事程序,做到“一口清”;在接受材料时要细致核对,确保受理的材料无差错,做到“一审清”;在办件时要熟练办理相关业务,及时准确地录入资料,做到“一手清”。 注重监管采取“全参与、全覆盖、全过程”为避免出现“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现象,将有序 地“放”与有重点地“管”有机结合,确保释放活力与加强监管同步推进。一是与纪检监察风险点防控相结合,排查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风险点,并责任到人全员监督,打造阳光国土。二是与内部监察相结合,加强对审批全过程的监管。三是加强与业务科室对结相结合,对行政审批科直接办理的审批事项进行全覆盖、适时的监督。行政审批科要将审批情况及时通报有关科室,共同做好日常监管工作,相关科室根据分管业务对审批情况进行监管,强化行政审批督查,及时分析反馈行政审批和许可项目的办件质量,提出建议和要求,促进行政审批工作更加优质高效。四是与定期召开的局长办公会、业务会审会相结合,公布情况、分析工作、解决困难。五是与政务信息公开相结合,按要求向社会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审批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深化拓展达到“高素质、高效率、高质量” 今年的目标就是深化拓展前几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形成一套高效率的运转机制、产生一批高质量的服务成果。一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二是进一步深化审管分离,实行大科室制改革,集并职能、整合人员、分线管理,进一步下放权力,实行责权对等的层级负责制。三是突出行政审批监管,确保工作质量。把对行政审批的全程监管上升到纪检监察常抓不懈的高度,扩展到全员参与一个不少的广度,从而,更好地完成“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保障权益”的国土资源工作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