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来自黄石的教师24日完成援疆任务 登上返家的列车 24日晚9时22分,西北边陲的阿拉山口火车站,明亮的太阳和变幻的云朵,还挂在蓝蓝的天空。 学生们来了,老师们来了,结对的少数民族兄弟也来了……列车缓缓开动,站台上一群人追着列车,唱着歌,挥手送别登车的人。 2011年9月,我省黄石市选派的刘公平等5名援疆教师,到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口岸中学进行3年的援教,如今3年期满,他们启程回家。当地依依不舍的孩子们,写下一首《援疆情》为老师送行:“当初,你离开家乡,告别妻子和孩子,只身远去,关山万里……” 刘公平和来自黄石十八中的张纯、有色中学的郝彻、四棵中学的万文元、东岳中学的张勇等5位教师一起,将自己最好的一段年华,留给西部的热土。 阿拉山口地处中国西北最边陲,已到中哈边境线,全年至少有180天刮八级大风。比寒冷和强风更可怕的,是寂寞。整个阿拉山口市,常住人口仅1000人左右,一到周末大部分人都回博乐市的家。“能接触的人很少,天天就我们5个人见面,吃饭时一句话都没有,就想找个人说话”,刘公平说。 “他就是师傅,教会了我们怎么互动,如何做课件等。”阿拉山口青年教师王利说。 援疆期间,5名教师多次上牧民家家访、每月都有公开课、示范课。除了这些,为口岸中学培养一批优秀教师,是他们最想实现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5名教师开展各种比赛,包括教案设计、课堂教学等,帮助当地老师夯实基本功。 博州教育局相关人士称,3年里,5名教师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辛苦付出终有回报,5人先后获得“优秀支教教师”等荣誉称号,本地老师们也在全州举行的教学比武中,捧回了多个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