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河南省普通高考成绩公布,盲人李金生高考总成绩58分。6月7日高考第一天,语文和数学他连交两份白卷。翌日两科,他蒙了五十多道选择题,将对错付诸运气。(6月26日《大河报》) 46岁的盲人李金生在高考后,就成了网络名人。当然,伴随“网络名人”的,是“浪费资源”的指责。 李金生不可能被录取,他自己都知道。但是,他参加高考的意义,的确又有另一个结果,也就是将盲人的权利,晒在阳光下。 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从来不能用有无好结果去衡量。参加高考,既然是盲人的权利,那他就有权参加。这就好比,不少高考考生,明摆着考不上大学,你能要求他们放弃高考吗?权利不可剥夺,参与是个人的自由。 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要得到保障,也不能用投入多少来衡量。因李金生的高考,单独制定考题,制作盲文试卷,单独考场单独监考人……这些投入,不能算做个人的成本,需要放在全社会下来平均。保障法定权利上的人人平等,不能算小账。 李金生这次称“我们想当国家公务员呢”,抛开有无可行性,从理论上来说,更没有错。如果由纳税人供养的国家职位,都不能向盲人开放,那么还指望其他私营岗位,给盲人以尊重吗? 参加高考也好,争取当公务员也罢,总有一个盲人开场。而我们,不仅不该指责其“浪费资源”,反而在情感上要支持。在不久前,盲人参加普通高考,不是一样被认为“异想天开”? 不要给李金生讥讽和白眼。细读他求学的人生轨迹,里面充满了辛酸,这里面既有时代的因素,也有家庭的原因。但是,总能让人看到他与命运在不屈地抗争。 包括盲人在内的残障人士,或许有时候不需要施舍,只要保障他们的权利。而我们,应多些关注,少些指责,默默支持,让他们的人生,因自我奋斗而出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