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正在与妻子收拾衣物准备去探姐姐。 讲述:付正在 年龄:65岁 性别:男 时间:9月22日 地点:荆州区郢都桥社区御龙路100号 采写:荆州晚报记者韩芳 通讯员王祖和 67岁的鲁德珍是荆州区弥市镇人,曾是荆州中学老三届知识青年。1968年,她下乡后在知青点生活,是生产队的文艺骨干,经常被抽调进行宣传工作。当时的她免不了有些心高气傲,告诉其他知青,自己不可能在队里烧火做饭,每天忙完了会回来吃现成的。1969年的一天晚上,鲁德珍正在栽南瓜秧,不知是谁突然朝她扔了一块砖头,致使她精神受到刺激。受惊后的她开始打人、骂人,甚至拆掉了家里的铁床,于是父母将她关了起来。 当记者来到鲁德珍的妹夫付正在家时,却并未见到我们今天故事中的另一位主人公。付正在说,姨姐从2002年起在他家住了10年,现在被送进荆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得到了更好的照顾。 照顾姨姐 将家安在荆州 我和妻子鲁德玉是荆门石化总厂的工人,于1979年结婚。妻子的家在弥市,本有7个兄弟姐妹,但其中1个已经离世,她的二弟也因一次意外受伤而影响了经济条件。妻子的父母去世后,四姊妹开始轮流照顾起患有精神病的姐姐鲁德珍。就这样,日子在一天天过去,直至退休。 退休后的我们看到其他姊妹还在工作,于是,主动要求放弃和儿子在荆门的生活,全身心照顾姐姐。2001年,我们搬回荆州,第二年房屋建好后将姐姐接了过来。我负责准备每天的一日三餐,而妻子则要为姐姐洗澡、洗衣。然而不久,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姐姐经常不分昼夜地吵闹。 住在三楼的她透过窗口见人就骂,不仅让即将高考的孩子睡不着觉,还让一位80多岁拄着拐棍的老太太,被骂得见她就躲。不知道为什么,她一见着穿红衣服的人会骂得更凶。邻居们被吵得没办法了向我反映,我只能给予安慰,要不是我们在这一带人缘好,早就待不下去了。 几次出走 无奈锁在家中 照顾姐姐是我的决定,既然答应了就不会有怨言。我和妻子每个月分别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这笔钱中有一部分是用来给姐姐买药的,每个月的药费在200元以上。 2006年和2007年,姐姐分别从家中出走过一次,但幸好未走远。一天,邻居跑来告诉我,姐姐已经提着收拾好的行李走到了路口,我闻讯后立即过去询问情况,她说要上北京看毛主席。姐姐以前到过北京,思想还停留在从前,我问她没有钱怎么去?她反问我坐车还需要钱吗?有专车接送是不要钱的。我告诉她现在不一样了,她却说荆州有那么多的车,自己不坐别人也会去坐。将姐姐带回家后,担心她再次走失,我每次出门时都要反锁。 见我年纪大了,也有了孙儿,妻子的姊妹们便商量将姐姐送到福利院。由于姐姐没有成家,属于“三无人员”,于是我找到荆州区郢都桥社区,工作人员费了很大的功夫才帮她办理了医疗保险。现在,姐姐每个月的低保、补贴、社会救助加起来有600—700元。 经常探望 送去吃穿用品 2012年,我们将姐姐送到了荆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因为这家福利院专门收治久治不愈的精神病人及痴、呆、傻残疾人,且生活条件较好,还安排有医生、护士。一开始,姐姐不愿意去,我们骗她说房子卖了自己都没有地方住了,她才答应。刚去的时候,我们也跟着她落泪。春节前,姐姐的血压升高,突发脑梗,福利院询问我们是否要住院?后来,我们从医院拿了药在福利院给姐姐输液。 每当福利院发衣服和鞋子的时候,姐姐总会将它们留着,并告诉其他人,妹妹会买给她的。今年中秋节,院长对我和妻子说,福利院发的月饼姐姐一直放着,说要等妹妹过来一起吃。被子和床单是统一换的,但衣服要自己洗,姐姐不会洗衣服,每个月都是妻子拿回家洗好了再送过去。前几天,我和妻子还跟姐姐送过换季的衣服。 姐姐在福利院不爱说话,很少与同房的室友交流,总问我们什么时候接她回家。但姐姐不知道,她现在是“三无人员”,她的监护人是荆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我们每月会为姐姐送去干净的衣服和100元左右的零食,其他姊妹也经常去探望她。以后,姐姐会一直住在福利院。 记者手记 亲情可以延伸 鲁德珍不是付正在的姐姐,却受到了比亲姐姐更多的照顾。从他们的故事中,我领悟到亲情并非血缘,而是可以延伸的,爱屋及乌,付正在正是将对妻子的爱延伸到了妻子的姐姐身上。 “我老伴好,因为那是我的姐姐……”采访中途,鲁德玉带着孙儿回家了,提起付正在对姐姐这10年来的帮助,她充满感激。但回忆将姐姐送到福利院的场景,她眼神中掠过一丝哀伤,虽然是善意的谎言,但那也是无奈之举。她告诉我,每次去福利院给姐姐送零食时都有一大群人围过来,这个说自己说服姐姐收下衣服,那个说我对你姐姐很好……然后满意地拿到了部分零食。谈及去福利院探望姐姐的趣事,鲁德玉脸上不禁露出微笑。我想,那个笑容是由衷的,透露出对姐姐深深的爱和关怀。 10年,有太多的事物变迁,例如曾经深爱的夫妻分开、说好的誓言淹没……不变的,是妹夫付正在对姐姐的那一份简单却不平凡的爱。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们不得不承认,与那些遭到亲人遗弃流落街头的精神病人相比,鲁德珍是幸运的。希望这篇报道,能引起更多人对精神病患者的关注,帮助弱势的他们度过不幸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