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松滋市新江口镇木天河村30余名村民组成求职考察团,踏着春光来到荆州开发区。参加此次考察的村民,都有留在家乡工作的强烈愿望,且其中有许多年轻面孔。 “回家”就业的路更明晰 七组村民谭曼曼今年28岁,参观过程中一直与丈夫走在一起,还不时相互交流。这对年轻的夫妇,此前一直在深圳的手表厂工作,今年俩人下定决心留了下来。“因为孩子已经3岁,所以我们想回家工作,更好地照顾小孩。” 松滋天木河村返乡务工人员在同洲食堂讲解现场咨询。 做下这个决定,谭曼曼两口子也经过一番挣扎和思考。“有的小孩跟父母分开久了,就只有要钱的时候才跟父母打电话,关系太生疏了,我们不想以后也变成那样,毕竟孩子的教育不能耽误。”谭曼曼深知,不能因为工作的原因让小孩的成长有所缺失,这种伤害是无法无法弥补的。因为工作经验的关系,谭曼曼夫妻两人更倾向于在电子信息企业工作,以便更快上手。 来自木天河村二组的周建锋对祥达机械厂格外感兴趣。之前一直从事美发行业的他,近年来越来越觉得行业竞争的激烈,转行掌握另一门技术含量更高技能的想法越来越强烈。“我觉得机械行业可能更适合我,”在祥达机械厂的车间里,周建锋听的十分认真,时不时凑到生产线前观察工人操作情况。“要是能留在这里就业,既满足了我转行学技术的想法,离家又近还能照顾到父母。”周建锋说。 村支书与开发区“抢人” 21岁的薛小芳是考察团中年龄最小的“考察员”,中专毕业的她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以前在宜昌工作。木天河村村支书熊家珍,在陪同村民参观的过程中得知了薛小芳的情况,“相中”了这个小姑娘。 “要不你跟着我在村里干吧,你年纪小,又懂计算机,可以用网络技术帮我们村里做些实事。”熊家珍打趣说,自己不熟悉电脑操作,现在村委会就缺少像薛小芳一样有技术的年轻人。 “作为基层干部,做任何工作都要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这次来的村民都有意愿留下来。我们组织大家在荆州开发区企业参观,能够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留在本地就业的好处。”熊家珍表示,回村后还将加强走访,进一步引导村民就近就业。 经过一天的参观考察,村民中有十余个已达成就业意向。“既然年后这部分村民一直没有外出,就证明他们是真心实意想留下来。通过今天的考察,也让他们打消了在家乡不好找工作的顾虑,能够更安心留在荆州。”市发改委驻新江口镇木天河村工作组组长聂伟表示,如果村民们有需求,他们还会组织到村民关注的企业参观考察,便于他们比较。只要村民想来荆州开发区上班的,工作组马上派专车接送村民上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