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沙北新区、荆北新区、荆州开发区商务区的形成,荆州中心城区的版图扩大,荆州城市道路延长增加,市民对出行的快捷、舒适和自由的要求提高,但去年以来市民对中心城区出租车行业不文明现象的反映越来越强烈。因此,加强出租车行业文明建设管理,建设荆州宜居城市很有必要。 委员声音 司机存在不文明行为 针对城区出租车不文明现象,市政协委员胡诗华提出了“关于加强出租车行业文明建设管理建议”。提案中指出,出租车是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出租车行业文明建设的好坏,既是关系市民出行的民生大事,也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的服务窗口,是一张城市的形象名片。 根据市民反映的问题,胡诗华等4名政协委员在城区分时段对部分出租车进行了亲身体验,发现下列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部分车内环境差,怪味扑鼻,有的司机带客时吸烟。其次,司机载客途中打电话,一只手拿着电话,一只手把着方向盘在车流中穿行,有的对讲机成“移动聊天室”,时不时还冒出几句脏话、不文明用语。同时,特别是针对节假日期间,客运车站附近出租车扎堆,拼客现象很普遍,在火车站的有些时段部分出租车不进站等客。 办复情况 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针对不文明现象对出租车市场进行了强化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市交通运输局于今年5月10日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突出火车站、汽车站等窗口地段日常管控;对拒载、不打表、故意绕行、擅自涨价等各类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肃处理车容不整、车内卫生脏、乱、差、仪表不整、举止不端、言语不文明、服务态度差等不文明行为,并与公安结合组建联合执法队伍,重拳出击治理“黑车”。据市客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9月底,专项行动查处出租车违规经营89起、查处“黑车”17台、异地经营出租车18台,进一步净化了出租汽车市场秩序。 此外,完善信息沟通平台和投诉处置机制,建立一把手接待日制度,将每月20日定为接待日,回应经营者正当利益诉求;完善服务质量投诉处理制度,严格值班纪律,保证24小时专人值班、通信畅通、登记建档、核实查处、情况反馈,实现出租客运服务质量投诉处置工作畅通、便捷、高效。 鼓励实行公车公营 胡诗华在提案中指出,出现不文明现象,与现行出租车公司挂靠经营形式有一定关系,挂靠公司没有尽到管理的责任;挂靠公司对出租车司机的管理只是收费,而对出租车司机从业继续教育、培训没有做到位。 目前,荆州市出租车行业存在公车公营、个体挂靠经营两种经营形式。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个体经营模式存在有其历史原因,加上经营权及车辆产权属于经营者个人,个体经营者不可能主动牺牲个人利益而转为公车公营经营模式,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厅要求各地不得强制将个体挂靠经营车改变为公车公营,目前,荆州新增出租车已实行公车公营,下一步将引导出租车挂靠公司通过整合做大做强,鼓励个体经营者以车辆产权转股权方式转入公车公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