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开始,互联网购物成为一种趋势,国家随后颁布了相关法律规范网络购物。从严格意义上讲,微商也属于网络购物范畴。相比实体店对经营手续的严格要求,微商几乎没有任何准入要求。这就导致市场混乱,售后无保障的局面。 荆州市工商局江津分局联合沙市工商分局,在今年6月初,对城区具有实体店的微商展开集中调查。查处了多家通过网络平台销售高仿货的微商。 微信上,除了有公然销售仿冒品的,还有层出不穷的“代购”。这些“代购”品种繁多,但主要以地域划分,有香港代购、澳洲代购、韩国代购、日本代购等等。商品来源无从查证,这种代购行为更是违法!“代购”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把“代购”当成一种盈利的手段,那么意义就会被改变。 工商部门就曾通过微信查处了一家具有实体店的代购商。在这名微商的头像下方,打着“美物分享,均可代购”的宣传语。朋友圈里分享的内容主要是服装、鞋帽和化妆品,并号称均来自韩国。执法人员通过微信联系后,找到了这名微商的实体店。 这家店铺主要以服装销售为主,另外还有一个展示柜摆满了化妆品,店主表示,这些商品并不出售。化妆品种类多,数量大,而店主却说“这些都是给朋友带的”,听上去未免有些牵强。另外,店内销售的服装也存在无吊牌的问题。店主表示,他们从韩国进货,都是只看样子,不看商标。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种涉嫌走私的微商在荆州还不少,通过前期调查取证,工商部门查处了多家违规代购,并暂扣商品,转交给海关做进一步处理。 前面工商部门查处的都是有实体店的微商,其实大多数微商并没有自己的经营场所,一部手机,几张照片便能轻松做微商。这样的微商更加不靠谱,因为他们的售后根本没保障。 微信并非淘宝、京东等专业网络交易平台,运营方对卖家的规范、监管并无齐全的措施。而“微商”问题泛滥,很大的原因就在于门槛太低、缺乏监管。 没有登记就缺乏监管,一旦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工商部门往往无能为力。 个人要想在淘宝开店,需向平台运营方提交各种手续,并交纳质保金。在微信平台,正规的“微商”也需要提交手续、交质保金,但对大量游离在监管之外的非正规“微商”来说,入行几乎没有门槛,只需注册微信号就可以做生意。甚至很多“微商”都是先吆喝后进货,先拍照片晒一晒,等到有人下单再去买。这给工商部门收集相关证据带来了难度。 荆州市工商局目前并没有接到关于微商的投诉。这是因为在朋友圈中,一手代购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代理,所以部分人并不了解自己的货源,很有可能卖家自己也并不确定产品的货源和质量是否真的有保证;而由于朋友圈“杀熟”的特点,很多上当受骗的买家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找卖家理论或要求退换。 工商部门提醒,在选择微商时,尽量选择有实体店的商家,对卖家的身份与货品来源细致了解,充分确认卖家信息后再消费。同时,微信购物不宜选择贵重物品,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保留聊天记录、银行汇款单等交易记录,尽可能降低购物风险。(荆州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