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暖冬行动接留守儿童父母回家,将在明天从东莞出发,满载老乡启程回家。特派记者的探访活动也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站:广东珠海。在这里,我们将要探访一对来自江陵的夫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 ![]() ![]() 荆州籍务工人员朱丽:“最忙的时候八点到十点,一般两点半自己吃个宵夜,然后四点到家睡觉,第二天下午六点半,昼夜颠倒对身体特别的不好。” 除了工作和作息时间不规律,有时候遇上难缠的消费者,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荆州籍务工人员张磊:“有的好说话有的不好说话,什么样的人都有,但是都尽量站在客人的角度,不搞出矛盾。” ![]() 荆州籍务工人员张磊:“我们在外面不怎么花钱,主要是剩下的钱都往家里寄,爷爷奶奶照顾他们,要往家里寄钱。” ![]() 荆州籍务工人员朱丽:“真的错过了很多,比如第一次叫爸爸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第一次走路,第一次拿筷子吃饭,都是爷爷奶奶见证的。” 作为父母,没办法见证的除了欢乐,还有忧愁。父母不在,爷爷奶奶就撑起了一片天。妻子朱丽说,两个孩子在爷爷奶奶的精心照料下成长得很好,孩子们性格活泼成绩优异。可能是因为公公婆婆年纪不大,所以在教育理念上还算跟得上。其实,朱丽和婆婆也有商量过将孩子转到这边读书,不过老人们不太同意。 荆州籍务工人员朱丽:“我要妈妈他们把田退掉过来,但是妈妈他们就觉得自己还年轻,还可以帮我们分担一点,我们就安心挣钱,这样就可以赚的多一点,生活好一点。” ![]() 荆州籍务工人员朱丽:“回去就牵着他、抱着他,带着到处玩,他妈妈前妈妈后的,我真的很开心。” ![]() 荆州籍务工人员朱丽:“这是项链,给婆婆的,她辛辛苦苦的一年,感恩他们。” 今年,张磊要照看店铺,留在珠海过年。朱丽将达搭乘爱心大巴与家人团聚。 其实看着这些在外打工的老乡们,无一例外都是为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希望能让父母安度晚年,希望能为孩子们创造好的物质条件,希望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于是他们背起行囊,远走他乡,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就像张磊和朱丽,不管怎么牵挂家里,今年也只能朱丽一个人回家过年。那他们家里的情况怎么样呢?记者来到了江陵县资市镇张磊的老家。 ![]() ![]() 黄姨妈和老伴身体都不太好,两人也没有一技之长,每年的医药费让家里捉襟见肘。儿子张磊为了减轻负担,18岁就到外面去打工了。目前住的房子,是张磊和父母辛辛苦苦攒起来的,今年才把债还清。说起在外面务工的儿子儿媳,黄姨妈相当的心疼。 张磊的母亲黄四珍:“他只去了五个月,就给我们一个孩子打了5000,一个打了2000,就还2万块钱的账。” 黄姨妈知道,这些钱都是儿子儿媳一分一分攒出来的。为了不让家里担心,张磊每次打电话,都说自己在外面很好。 前不久,儿媳提出让黄姨妈带着两个孩子去珠海。虽然自己做梦都想一家团聚,但去了那边,没有一技之长,只是跟孩子们增添负担。 ![]() 爱心大巴今天出发了! 《江汉风》暖冬行动持续升温,我们联合荆州先行集团发起“接留守孩子父母回家过年”活动,今天上午,荆州先行集团的两辆爱心大巴从荆州出发,奔赴广东东莞与《江汉风》特派记者汇合,接近百位荆州老乡回家过年。![]() 先行集团旅游客运公司驾驶员杨胜平:“检查一下轮胎的气压,这些都是必须检查的,确保安全。” 先行集团旅游客运公司驾驶员徐绪成:“防滑链,灭火器,三角木这些都准备好了。” ![]() 荆州先行集团旅游客运公司经理 陈天华:“还有4G,gps全程24小时视频监控,保证安全,最高时速90码,每四个小时必须进服务区休息20分钟以上,希望把荆州老乡们平平安安接回来过个团圆年。” 目前,《江汉风》特派记者在前方已经探访了多名留守孩子父母,也征集了近百位荆州籍老乡。此次暖冬行动不仅代表着《江汉风》栏目对农民工的关怀,也满载着留守孩子对父母的期盼。 荆州电视台《江汉风》栏目总制片人桂质刚:“7号我们在广电大楼等候大家,拜托各位一定要注意路上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