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办公室系统开展“三个假如”主题演讲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假如我是投资者、假如我是基层群众、假如我是上访者”,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应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促进工作作风转变。近日,市政府办公室系统举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三个假如”主题演讲会,来自市政府办公室系统的6位演讲者,从服务对象角度出发,诉说他们对政府部门的期望和要求。 今天,本报刊发6位演讲者发言,希望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公职人员常换位思考,真正做到用心干事、倾心为民、真心解难。 饱含深情 为民解忧 □邓勇 我想告诉大家,假如我是上访者,我是鼓足了莫大勇气来的。自古百姓怕见官。可以说,上访之路,令人彷徨踟蹰。上访,我怕丢人现眼,颜面扫地,人格被辱。上访,我怕劳神费力,漫漫长路,白花功夫。上访,我还怕官官相护,秋后算帐,打击报复。因此,我是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鼓足了莫大勇气才来的。 我想告诉大家,假如我是上访者,我是怀揣着对党和政府的无比信任来的。人民政府为人民。民之所困,政府所向。在我心中,政府就是百姓的主心骨,是人民的靠山。政府公务员就是党和政府的代表,是人民的仆人。我想,上访之事对政府虽然事小,对我个人却事关重大。我相信人民政府一定会急我之所急,雪中送炭,排难解忧。我相信政府工作人员一定会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待我如兄弟亲友。 我想告诉大家,假如我是上访者,我是充满了解决问题的无限期望来的。信访作为扶危济困的最便捷救济渠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我期盼通过上访,让政府的人本观念得以张扬,让信访工作上为党分忧、下为民解难的理念得以践行,让我的不满和怨气在交流和碰撞中得以消除,让我的问题以最快速度得到解决。 我想告诉大家,假如我是上访者,我最不满意的是门难进,脸难看,接待不紧不慢,说话不冷不热,把访民当刁民,让人心寒,让人心酸。最为愤怒的是工作人员办事不负责任,踢皮球,打太极,推诿敷衍,处处碰壁,把人糊弄得晕头转向,无头无绪。最为无赖的是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甚而干脆将信访事项置之不理,石沉大海,不了了之。最为不理解的是重视群访而不重视个访,不注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预防和化解,重视面访而不重视书信访,非要弄个人多势众,堵门堵路,制造影响,才引起领导重视,才推动问题解决。 我还想告诉大家,假如我是上访者,我希望政府能够坚守政策底线,严格依法办事,规范信访秩序,不让缠访、闹访者得利;不让缠访、闹访的无赖抹黑了正常上访群众形象,破坏了正常信访秩序。同时希望政府紧跟时代步伐,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网上信访工作,方便百姓投诉,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我想说,假如我是上访者,我希望中国早日步入依法治国道路,政府能够依法行政,百姓能够依法维权,法院能够依法裁判执行,让信访逐步成为一个历史话题。 郑板桥先生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让我们以此诗为对照,于细微处见精神,饱含对人民群众的深情,真心为民,用心做事,切实加强和改进我们的群众工作!(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党组成员) 建立公开公平公正发展环境 □吴先明 今天与其说是演讲会,不如说是我向大家说说心里话。 假如我是投资者。先从一个身边的事例说起。2007年,一名天津籍何姓投资者,经人介绍来到荆州投资成立一家新能源企业,注册资金2000万元,并在东方大道旁完成征地80多亩,在办理各种行政审批手续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何老板与施工企业、其他相关的公司发生纠纷,历经仲裁、诉讼等程序,一直到现在,该企业仍然是大门紧锁、烂尾厂房、满园杂草。我试图联系到了何老板,他在电话里表示:他已在外地成立了几家公司,没有时间打理荆州的事情,只要荆州这边不再找他,他在荆州的财产一分钱不要直接过户给别人。同时,他表示,荆州是他的伤心地。 通过这件事,我反复思考,假如我是投资者,我一定要做到:一是投资千万不要出远门;二是严格公司管理;三是要选对人、选对地方、选准项目。针对上述事例,我试图了解何总对荆州投资的看法,他表示:作为真正的投资者,不仅仅在乎一个地方有多少优惠政策,关键是要有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公开就是把你们的投资政策、税收政策、行政收费等事项,都用文字在各种媒介上对外公开,不能仅凭几个领导和干部用嘴巴说;公平就是外资、内资,外地、本地企业一视同仁,不能顾此失彼、内外有别;公正就是所有的行政部门、事业单位收费或执法要有法有据,关键讲诚信、核心讲人情。 投资有真投资和假投资之分,现实中,少数人通过关系,圈了一块地,打了一个围墙,建了一个空厂房,骗取了银行的贷款,几年不开工,这种假投资,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楚、基层干部也看得最清楚,既浪费了宝贵土地资源,也损害了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鉴别。 作为国动办副主任,我建议市政府抢抓机遇,大力推进荆州企业与国防建设紧密对接,加快荆州企业发展。军民融合式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部队武器装备、保障部队行动的衣食住行等,交由地方企业进行生产供给。据了解,2014年中国国防费预算除去人员工资经费占35%,余下的将用于科研、采购等,这是多大的一块蛋糕啊,希望有更多荆州企业能够分享“军民融合式发展”这块大蛋糕。 关于上访者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发现有个积极的变化,就是十多年来一直在政府大院背个喇叭上访者不见了,可以想见信访部门为此做了多少细致工作。如何让这样的上访者少一点,我认为加快信访体制机制、接待上访的方式方法改革,势在必行。我建议:一是一级行政机构设置一个相应的政府信访机构,统领协调同级相关部门信访工作。二是建立统一的国家信访接待方面的法律法规。三是坚决打击恶意信访、严肃惩处那些长期占用国家信访资源的缠访等行为。 总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关键在行动,核心在干部,只要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党的方针政策扎扎实实落到实处,时时刻刻起模范带头作用,始终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就不会有怨言难事,我们也就不会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党的执政根基就会越筑越牢,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就一定会越早实现。 (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为人民服务是永恒信念 □朱中林 我想先与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是柳总的故事。他是土生土长的荆州人,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与家人团聚的渴望,从江苏回乡创业,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了一家小型婴儿服装厂。从最初的贸易公司到做自己的品牌服装仅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让人心生敬佩。不久前的一天晚上,他却向我诉苦:兄弟,我们做企业太难了,因为没有自己的工厂,没有土地证和房产证,不能向银行贷款,现在资金链条随时可能断掉,不得已在外拿了几十万的高利贷,每天都想着还钱;因为企业不能进园区,招工面临很大困难,机器开工不足40%。春节前,还有几个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叫我去汇报,顺便看望和慰问。兄弟啊,有谁来看望和慰问我啊?! 第二个是小周的故事。2013年10月11日,《焦点访谈》报道到了在北京工作的河北青年小周,办理因私护照从北京到河北往返6次也没有办下来的事情,工作人员给小周的理由每次都是材料不齐,而小周每次看到的都是工作人员那张冷冰冰的脸、不耐烦的情绪和随时有可能骂人的言语。小周对记者说“他们拿着一点小权力,玩弄和愚弄咱们这些老百姓,办一个证件太难了!” 第三个是王师傅的故事。他因为对房屋鉴定所的房屋鉴定结论不满意,上访1年多,来回跑了10多次。王师傅在县里有一幢自建的四层小楼房,因为离自己房子不远的地方开发了新的商品房,导致自家房屋受损,县里房产局请求市里房屋鉴定所进行损坏鉴定。但前后跑各部门10多次,至今也没有解决。 去年11月份,习总书记到山东荷泽考察,告诫为官者要淡化“官本位”,警醒自己要“以民为贵”,并且要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假如我是投资者,我希望我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我更加有信心参与经济建设;假如我是投资者,我希望当我资金困难时、当我工人短缺时,当地政府和部门会给我帮助,与我共渡难关;假如我是投资者,希望公务人员用真心帮我,而不是阳奉阴违、吃拿卡要、雁过拔毛。 假如我是基层群众,我希望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假如我是基层群众,我希望去政府部门办事时,能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并在一个地方一次办完;假如我是基层群众,当我不知所措时,希望得到您善意的提醒。 假如我是上访者,我希望得到家人般的问候:我能为您做些什么?假如我是上访者,我希望您能容忍我,同情我的遭遇,并安静地听我把委屈、苦恼、疑惑和牢骚说出来。假如我是上访者,我希望临走的时候,能听到您庄严的承诺“请相信我们,您反映的问题我们一定尽快依法处理并尽快给您答复”。假如我是上访者,我希望我的合理诉求能得到尽快回应,我的困难能得到尽快解决。 当前,荆州“壮腰”正当其时,投资者是帮我们“壮腰”的中坚力量,人民群众是实施“壮腰工程”的坚强后盾,上访对象是“壮腰工程”完成质量的监督者和见证人。身在市政府办公室,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我们应该牢记,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受人民之托、为人民服务应该成为我们永恒的信念。践行群众路线,就要除官僚习气,坚持以民为本,心里时刻想着人民,一切工作为了人民。践行群众路线,就要戒浮躁之风,踏实为民办事,诚心诚意对待人民。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弃享乐思想,吃苦奉献在前,淡泊个人功名利禄,全心全意为民造福。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反奢侈浪费,勤俭节约办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集中财力改善民生。只有忠实实践群众路线,让投资者看到政府的赤诚,让群众看到公仆的良心,让上访者看到承诺的信义,我们才能取信于民,无愧于民,使党和人民的血肉亲情、鱼水深情不断深化、升华。 (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科员) 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贺晶 假如我是上访者,我想说:“我们只是追求公平正义,我希望有人关注我们的生活,我渴望有人聆听我们的心声,我更希望有人能够解决我们的诉求!” 据《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在《国内首份信访报告获高层重视》一文中披露:“官方统计,中国去年全年信访超过1000万件”。考虑到其中许多都是群体性(如征地、企业转制、复转军人、民办教师等等)诉求中的代表上访,这1000万件背后涉及的人数可以想见。 作为上访者,我们只是在穷尽司法途径不得社会公正时,寄望于一纸批文以解决我们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挽回损失,过上正常的生活。我们是一群男女老少,来自五湖四海,民族不尽相同,原因也各不相同。 2009年4月,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中,中国新锐导演赵亮纪录片《上访》入选“特别展映”单元。电影节组委会的颁奖辞称:“我们祝贺赵亮的《上访》,这是一部令人感动、引发人思考并激发人行动的勇敢的电影。它对拍摄对象的细节——这些上访人遭受破坏的生活——进行了探索性和充满同情的记录。这样的处理清楚地让观众意识到该片所拍摄的情况的紧要性。”片中赵亮导演几次使用了新闻联播的片段,或是记者报道“两会”、或是大会会场,而镜头转到人民大会堂的背后却是一群上访者。是的,影片里有悲惨而痛苦的镜头。但是,镜头里每一个上访者都认真地活着。他们满怀希望,锲而不舍地上访,讨要一个公正的说法。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坚韧地前行。他们从来没说过“爱”,只是为了守护家人和追寻公正的信念。 前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在接受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的采访时,曾指出了当前信访事件中的4个80%: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予解决;80%以上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的;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 有些事情听起来只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完全可以在当地解决,却偏偏没有解决。特别是涉及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冤假错案等问题,原本就只能依靠当地政府解决,然而许多问题在基层得不到依法甚至是合情合理的解决,上访者只有把希望寄托于上级政府了。 多年来的事实已经一再证明,对上访问题采取“硬”的打压与“软”的拖延,都是掩盖矛盾之法,无益于解决问题。要想根本解决上访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信访存废之争,必须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同时建立完善中国道德价值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