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昨销毁涉及面条、竹笋、泡椒等问题食品 昨日上午,沙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成立3个月以来查处的3.62吨违法食品,在岑河镇三岔村垃圾处理场进行了集中销毁。 销毁现场。 据了解,沙市区食药局成立3个月以来,检查各类经营户6500多家,下发各类整改文书86份,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7起,查扣各类违法食品47批次共3.62吨,价值12万余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销毁的物品主要包括面条、调味品、竹笋、泡椒、山野菜等市民常用的食品,存在的问题多为伪劣假冒和超过保质期。 该局副局长郭敏告诉记者,夏季是过期食品高发期,食品行业的违法犯罪行为比较猖獗,而这些过期食品多销往于监管难度大、老百姓安全意识相对较弱的乡镇。为此,该局将在近期加大对乡镇的监管力度,建立食品药品可追溯机制,强化食品药品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的全程无缝监管。同时,结合多种专项整治活动,对食品药品领域许可证件、添加剂、环境卫生、广告、经营行为等方面,进行逐步规范,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目前,沙市区食药局在沙市区各乡镇、街道设立了8个监督所,并与乡镇和街道相关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建立起以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尽其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从而实现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确保沙市区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