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江陵网 门户 新闻 荆楚资讯 查看内容

230家粘土砖瓦企业明年8月底全部关闭

2014-9-30 08:18| 发布者: 论坛管理| 查看: 766| 评论: 0|来自: 荆州日报

摘要: 昨日,记者在位于荆州区纪南镇三红村的荆州区意达页岩砖厂看到,厂区旁一座“大水塘”甚是惹眼。该砖瓦厂负责人王书权告诉记者,该水塘是生产粘土砖取土后形成的,坑深达10几米深。荆州区意达砖瓦厂的前身——荆州区 ...
     实心粘土砖,俗称“红土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曾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实心砖的生产必须以粘土为原材料,从而导致耕地资源的严重破坏,且许多砖瓦厂在烧制实心砖时,每烧1立方米砖需消耗约120公斤煤,由此排放大量废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实施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实心粘土砖已经成为落后的生产力,被国家有关部门列入禁止生产使用范围。根据国务院和湖北省有关规定,市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了《关于限期关闭粘土砖瓦生产企业的通知》,要求明年8月31日前关闭我市所有粘土砖瓦生产企业和部分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页岩实心砖生产企业。
    产能落后耕地遭到严重破坏
    昨日,记者在位于荆州区纪南镇三红村的荆州区意达页岩砖厂看到,厂区旁一座“大水塘”甚是惹眼。该砖瓦厂负责人王书权告诉记者,该水塘是生产粘土砖取土后形成的,坑深达10几米深。荆州区意达砖瓦厂的前身——荆州区三红第三砖瓦厂于1994年建厂,年产1500万块标准粘土砖,每年需取土约27000立方。“肥土挖走之后,就不好种田了。”王书权说。
    对于实心粘土砖带来的危害,市节能装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大面积开采粘土不仅造成大量耕地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烧制实心砖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他介绍,我市目前共有230家粘土砖瓦企业,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占地面积大,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劳动环境恶劣。2013年,这些企业共生产粘土砖11.8亿标块,企业数量和年产量分别占全省的47.3%和32.3%;全年取土17.3万平方米,毁田约2000亩,耗标煤约15万吨,排放废气约40万吨。
    淘汰关闭粘土砖瓦企业,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产品,对于荆州有效保护耕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节约能源,缓解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型墙材的广泛应用,粘土砖瓦时代已经走到尽头。
    强力淘汰关闭所有粘土窑
    尽管实心粘土砖对环境产生极大破坏,但由于企业观念问题和农村兴建私房仍倾向使用实心粘土砖,导致大量实心砖源源不断流向荆州市场,“禁实限粘”工作阻力不小。面对严峻的形势,今年8月22日,市政府办公室再次发出《关于限期关闭粘土砖瓦生产企业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在2015年8月31日前关闭我市所有粘土砖瓦生产企业和部分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岩页实心砖生产企业。
    《通知》要求,建立以市住建委主任为召集人,发改、经信、公安、财政、环保、国土资源、安监、税务、工商、电力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荆州市关闭粘土砖瓦生产企业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指导全市粘土砖瓦生产企业的关闭工作,并对全市关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县、市、区人民政府和荆州市开发区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关闭粘土砖瓦生产企业工作专班,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粘土砖瓦生产企业的关闭工作。
    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应在2014年9月底以前注销或收回全市粘土砖瓦生产企业和部分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页岩实心砖生产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采矿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相关证件。各县市区政府以及乡镇政府应在2014年10月底以前将关闭通知书送达辖区内所有粘土砖瓦生产企业和部分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页岩实心砖生产企业,给企业3个月的自行关闭限期。
    记者获悉,在规定时间自行关闭的粘土砖瓦生产企业将享受奖励。奖励资金纳入市、县(区)两级财政预算,由企业所在地财政部门从“墙革基金”中列支。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关闭的粘土砖瓦生产企业,各县市区政府及乡镇政府应组织税务部门补缴其经营期间按一般纳税人应缴而未缴的增值税款;组织工商、经侦部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销售粘土砖行为,并没收其违法所得;组织公安、工商、发改、国土资源、住建、电力、环保、经信等部门联合执法,进驻企业强行拆除窑体、烟囱和电力设施。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关闭粘土砖瓦生产企业工作任务的县市区政府,停止审批新增用地指标。
    转型发展大力推广新型墙材
    拆窑、复垦是一次经济发展方式的阵痛之变,产业转型,推广新型墙材则是砖瓦企业寻求新生的方向。
    市节能装饰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十多年努力,我市新型墙体材料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初步建立了砖、块、板品种齐全、功能各异的产品结构体系,建设了一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市区位建设特点的产品技术路线。截止2013年底,我市共有49家新型墙材企业取得省级认定证书,生产能力达33亿标砖。这些企业广泛分布于荆州市城区、县市城区和各个乡镇。但2013年新型墙材总产量只有10亿标砖,仅发挥了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由于开工不足,全市新型墙体材料行业负债经营、举步维艰。
    2013年,我市在中心城区、县市城区“禁实限粘”的基础上,又有11个乡镇完成了省墙革领导小组下达了“禁实”目标任务,为新型墙材在乡镇农村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天地。今年,我市又有一批高品质的新型墙材企业兴建投产,进一步优化了我市新型墙材产业结构,促进新型墙材提档升级。
    截至目前,荆州区已关闭纪南镇7家产能落后的粘土砖生产企业,下一步将依次关闭其他各镇的粘土企业。市节能装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粘土企业关闭后,我市将引导、扶持、帮助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大力推广新型墙材的应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