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酝酿了20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尘埃落定。《条例》自5月1日施行后,老百姓的银行存款将多一道安全保障。 存款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银行业的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偿付,保障存款人权益。目前,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条例》明确,保费由投保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交纳。存款保险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这一限额高于世界多数国家的保障水平,能为我国99.63%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在出现存款保险出险的情况下,存款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需要在7个工作日内足额偿付存款。 解读 赔哪些? 哪些存款属于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呢? 根据《条例》,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都应当参加存款保险。 值得注意的是,理财产品不是存款,不在存款保险保障范围之内。 从类型看,存款保险覆盖的范围既包括人民币存款,也包括外币存款,本金和利息都属于被保险存款的范围。 不过,金融机构同业存款、投保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机构的存款不在被保险存款的范围。 怎么赔? 什么情况下,存款人可以要求偿付呢? 根据规定,在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担任投保机构的接管组织、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试实施撤销投保机构的清算、或者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对投保机构的破产申等情形下,存款人有权要求存款保险基金赔付存款。 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在上述情形发生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足额偿付存款。 赔多少? 存款保险实行限额赔付,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也就是说,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所有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加起来在50万元以内的,将得到全额赔付。 那么,50万元限额以上的存款,如何保障呢?根据条例,超出的部分,将从这家存款银行的清算财产中受偿。 支招 存款超过50万元 最好存不同银行 根据规定,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也不是一成不变。央行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经济发展、存款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调整最高偿付限额。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银行将不再是绝对安全的港湾,从资金安全的角度出发,老百姓将来应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采用分散存款降低风险。比如300万元的存款,如果分在6家不同银行每家存50万元,那么按照条例规定,就能享受全额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