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到“小寒”节气了,天气越来越冷,年味也越来越浓,最近几天天气晴好,一些居民纷纷将腊肉香肠拿出来晾晒,可晾在自家阳台上还好说,要是晾在屋外电线上就会影响市容市貌了。昨日,记者调查走访北京路上一些小区,发现不少居民将腊味制品晾在电线上,弄得地上油迹斑斑,行人经过也不“安全”。 腊鱼挂电线,“油雨”浇路人 上周日下午,住在黄家塘的章女士逛完街回家,刚走进巷子里,突然有几滴液体滴到头上,她伸手去摸,结果手上黏糊糊的,抬头一看,原来是头顶上的电线上挂了一排腊鱼腊肉,而滴在她身上的正是腊肉上的油。 她本打算找腊肉主人去理论,可家家大门紧闭,章女士只能当“吃一堑,长一智”了。 据章女士介绍,每到年底,小巷的电线上都会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腊鱼腊肉,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昨日,记者走访沙市区北京路上一些老小区以及多条小巷后,发现情况确如章女士所说。在黄家塘一条巷子内,不少居民都晾晒了腊鱼腊肉,有文明的市民将腊味制品晾在阳台上,但有的就直接晾到了屋外电线上。记者发现,这些腊味制品有腌萝卜、腊鱼和腊肉,最多的还是香肠。 与黄家塘相对的梅台巷,同样也有这种“晾法”。有的将衣服、床单还有腊鱼腊肉混搭着晾,使得电线不堪重负,而从这些腊味制品上不时有油滴下来,弄得地上油渍斑斑,一些之前停在电线下方的车更是严重“中标”,行人见之纷纷绕道而行。 如此晾晒存隐患,社区劝说无效 昨日,记者在调查中正好碰见姚大爷在晾晒腌萝卜,据姚大爷坦言,快过年了,在外打工的子女都要回家,他准备给他们多准备一点爱吃的腊味,可自己家里阳台空间太小,一次性不能晾晒较多的腌萝卜,他见其他居民都把腊味制品挂到电线上,于是也效仿别人在外面“争地盘”。“我没有直接挂在电线上,是挨着铁丝挂的。”姚大爷向记者解释称,自己也知道如此晾晒不对,所以特别注意了一下,有意避开了一些电线。 据在黄家塘附近保洁的环卫工介绍,最近几天天气较好,一些居民都将腊鱼腊肉挂在电线上、树枝上,油滴在路面上沾灰尘,印迹不好清除,非常影响市容市貌。 据沙市区消防大队的官兵介绍,在电线上晾晒腊味制品容易引发火灾,而黄家塘、梅台巷大多是一些老房子,房屋间距小,一旦起火,后果很严重。“正因为房屋间距小,光线不充足,所以一些居民才腊味挂到电线或树枝上‘借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经常劝阻居民不要在电线上晾晒,但有些大爷大妈觉得晾了这么多年了也没出过事,怎么劝说都不听。 相关部门管理难,居民盼晾晒场 据电力部门介绍,这些线缆大部分是通讯和电视光缆,居民将腌货高高挂在其上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建议市民在晾晒腌肉时千万不要挂在线缆上。”因为有些户外的线缆长时间遭受风吹雨淋,外表的绝缘层会有所损坏,里面的金属线裸露在外,存在触电漏电的隐患;如果香肠腊鱼的重量超过负荷,掉了下来或因此出现断裂、短路,也有可能发生触电的事故。 据了解,在社区或街巷的电线上晾晒腊味制品目前还没有具体的部门在进行监管,城管或社区也只能劝告、制止,但碰到居民玩“躲猫猫”——劝说时不晾,过后又晾,则就很难管理了,更多的是靠居民自觉。 在大赛巷经营餐饮生意的李老板告诉记者,他通常会将腊鱼腊肉晾在自己买的晾衣杆上,尽量避免挂在电线,但巷子空间有限,光线有限,晾衣杆不可能摆到路中央去,所以还希望能有个专门的晾晒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