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226|回复: 0

[谈天说地] 今日立冬:水始冰,地始冻;冬天来了你的好日子也上头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3 16:10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30527
    发表于 2016-11-7 09: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40.webp (7).jpg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今日7时48分,迎来立冬。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立冬来了,也许你在的城市,这几天已经有飞雪轻敲你窗啦~快跟最美“三秋”告个别,迎接今年最后一个季节。

    640.webp.jpg
    - 立冬三候 -
    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

    一候丨水始冰
    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冻的结合,冬寒水结,是为伏阴。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二候丨地始冻

    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三候丨雉入大水为蜃
    与“雀入大水为蛤”相对应,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便是蜃吐气而成。

    640.webp (1).jpg
    - 立冬习俗 -
    天子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烧香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民间贺冬
    亦称“拜冬”,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大家也会更换新衣庆贺往来。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冬泳
    如今,有些地方迎接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冬泳都是不少人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640.webp (5).jpg
    立冬饮食,北吃饺子南吃葱
    北方:饺子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水饺,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立冬这天应吃“倭瓜”馅的饺子。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北京:涮羊肉
    民间还热衷于吃涮羊肉。老北京的涮锅讲究铜锅炭火,汤底澄清,只需加入姜片、葱段等。炭火烧得锅里清汤滚热,拿着筷子夹着红白相间、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汤里这么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酱料里那么一蘸,入口即化,酱香肉香合二为一。

    台湾:羊肉炉、姜母鸭
    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吃羊肉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

    南京: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以抵抗冬季湿寒,减少疾病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

    福建、潮汕:吃甘蔗、炒香饭
    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640.webp (2).jpg
    - 立冬养生 -
    古人说,冬天养生,最要顺应避藏,避寒藏暖,就要早卧晚起。“冬夜伸足卧,一身俱暖”,暖被中,温柔乡。同时适当进补,辅以运动和精神调养。在饮食上要“温补”,少辛增酸,预防疾病。

    进食“六黑”
    中医认为对应五行的原则,冬季养生应以补“黑”为主,应多吃一些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发菜、海参等黑色的食物,这些黑色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减少外出
    人是万物之灵,不会像动物那样迁徙或冬眠,而是通过人为改善起居环境来达到御寒、保温、健康生活的目的。冬天,我们要穿棉衣、烧火炕、烧暖气等等,同时要歇冬、猫冬,有意识地减少外出和活动。

    “养藏”阳气
    冬天,中医顺应自然的养生保健原则就是养藏。《黄帝内经》中强调:“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诉,无扰乎阳”,

    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阳气。一要早睡晚起。人们要适当早睡,早晨不宜起得太早,时间允许的话,最好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时再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

    加强锻炼
    立冬时锻炼不可少,适量的运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来抵挡疾病的侵袭。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较为僵硬,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适量练习,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养心静气
    在冬季,人体的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因此,冬季养生要注重于"藏",即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宁。若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

    640.webp (6).jpg
    - 立冬读诗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诗人夜宿于芙蓉山某农户家,夜闻农家主人雪夜归来,犬吠人答,所谓:“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长相思》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人民日报、灼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