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查看: 13344|回复: 1

[谈天说地] 吃花糕克!流行于江陵的门前搭棚流水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3 16:10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29478
    发表于 2023-10-30 10: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40 (20).jpg
    近几年,城镇乡村老百姓的家里,婚丧嫁娶和生日宴等,盛行于门前搭棚摆席。这样的场景,在我们江陵随处可见,且热闹非凡。真可谓:门前搭大棚,绵延流水席。

    自古以来,老人寿终正寝叫“白喜事”,娶媳嫁女叫“红喜事”。以往谁家置办酒席,安排前后共二到三天时间;第一天下午是“流水席”(即随菜便饭),第二天是“正席”(上、下午二餐),第三天是“答谢席”。到现在把搭棚宴请,统称为流水席。可以这样理解,因为桌上的酒菜多如流水,所以,被叫做“流水席”。

    小的时候,最关心也最喜欢谁家过事办席,就盼着大人带我们去,垂涎三尺。我们小孩子喜欢的“事”当然指的是红事,如结婚、过生、孩子过满月等等,我们乐意去,白事则不去,就算有好吃的,也不敢去,害怕,避之不及。不敢去,只盼着大人能够带点吃的回来,但十盼九空。

    640 (19).jpg
    我们江陵周边乡镇,去亲朋家做客吃饭,称之吃花糕(鱼糕)、吃肉饭、吃酒等。记得在农村吃过几次流水席,也跟着说吃花糕。尽管桌上的莱有荤有素,品种也不少,吃起来口味有点吃不了。那得感谢知青生活里的苦和甜,改掉了我挑食的小毛病。

    八十年代初,我结婚是在家里办的酒席。那时无论是谁,既使有条件,也没有地方去讲排场。当年时兴流水席,家里摆不了几桌,就借左邻右舍的堂屋摆席。其菜肴虽谈不上什么高档,但传统的八盘两碗不能少。八盘即鸡肉鱼蛋,有蒸的、有炒的、有熬的、有炸的。两碗即一碗头菜,碗内用粉条垫底,再放8个石磙鸡蛋,然后摆16块鱼糕,那是有份子的,鸡蛋每人一个,鱼糕二块。最后一道工序,炒肉丝拌黄花木耳勾芡盖顶,俗称码子。还有一碗是三鲜汤,食材用猪肝、肉丸子不等。

    那时候家里吃饭用的是方桌,也叫八仙桌,四条长木板凳,一方两个位只坐8人。后来才流行圆桌,一桌可坐10-12人。因此,以前坐席有讲究,在分上席和下席的同时,还分左和右。长辈当然要坐上席,而且是大一首(即左边),再按辈分依次落坐。对坐席的礼行,专门负责安排的人心中有数,否则,就会得罪客人。

    640 (18).jpg
    过事的前一天上午,总管就指挥帮忙的人开始忙活了。男人们收拾场地搭棚子,摆放桌椅,接电掌灯,蓄水储炭;女人们负责切肉、择菜、洗菜、配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片忙碌的景象,仿佛奏响了锅盆碗筷的交响乐。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乡人办红白喜事上了一新台阶。市场诞生了一条龙餐饮服务上门,除了城区的丧户在殡仪馆招待外,周边乡镇仍然在家里置办。以前哪家办喜事,都是三请四催;自从流水席的回归,客人都是抢位置坐,生怕挨到吃第二发。总之,一条龙给老百姓带来了诸多便捷。他们把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厨具备齐。其菜肴由厨师开单子,主人按单筹备。只有服务费,以每桌来计算。

    640 (15).jpg
    如今,什么都讲返璞归真。流水席亦是如此,一条龙的服务,使人们回到以往的热闹氛围。特别是至爱亲朋,能感受人间烟火的温情。在我的印象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吃流水席,都说一个好。从碗底朝上,都是实打实的菜肴。夹起一块鱼肉,放在米饭的碗里,掺和着扒进嘴里,津津有味,滑爽进肚,滋味极佳。食欲大振,吃得直打饱嗝,肚皮超鼓。

    当哪家办事请客,远远就看见一个临时搭起的红色大棚,许多人在棚内外出出进进,一个个都是衣着鲜亮,满面春风,开心快乐,轻松愉悦的感觉,一望而知这里正在办喜事。此时此刻,我只想说,流传千年的“流水席”不再是回忆,今又回来了。其实,“流水席”吃的不是饭不是菜,而是浓浓的人情味,把亲朋的幸福感放大好多倍。

    除了搭大棚,有的还搭舞台,请民间文艺团队表演曲艺、歌舞等节目,一是为新人或寿星祝福,二是为客人致以欢迎。唯有孩子们在人群中欢快地穿梭着,他们在这份浓郁的亲情中悄然成长。我相信,大家看好流水席,这是对过去亲情友情邻里情的怀念。每每参加宴请,在开席前我喜欢转一转,见前面有一个小棚,方知那是厨房棚,左边长长的案板上堆满了碗蝶,右边立了几口大锅。看来这几天的流水席,要管客人顿顿酒足饭饱。

    640 (13).jpg
    突然只听一位中年妇女大嗓门的喊起来,准备开席了,要上菜啦!只见列队般走来端着托盘,热气腾腾,香味四溢,流水般的佳肴美味这就上桌了。席间有传统的几盘几碗。我熟悉的有头菜、糖醋排骨、红烧鱼块、八宝饭,最后才上扣肉。在江陵民间有句话叫:没有鱼糕和扣肉不算席。说实话,流水席的饭菜特别好吃,较比宾馆的口感地道。

    很快棚内的十来桌同时开席,一时间就觉得到处都充盈着快乐与满足的洋洋喜气。一桌吃完,马上收拾再上一桌菜,这就是所谓流水的宴席。就这样,流水席一轮接着一轮,每轮十桌,一般得摆上三、四回才能结束。最后一轮是帮忙的人,演出的班子等,开始上桌慢慢用餐,直吃到曰落西山。

    640 (7).jpg
    无论在宾馆酒店,还是搭棚开流水席,真正办事宴请的都喜欢后者。其目的是亲朋难得一聚,好好在一起吃几餐,也可陪客人交流,不像在宾馆酒店吃了就走人,好像有点“人走茶凉”的滋味。其实在节约与消费上,国家提倡“光盘行动”。对开流水席来说,虽然麻烦一点,却不受拘谨,而且氛围浓、浪费也少,再者亲朋好友,有时间重温久违的情感。

    过去人们生活困难,大家相互帮衬是为了把事过好过圆满,因此这心意是一定要表示的,把人情给足。话又说回来,礼尚往来,彰显浓浓的情谊,荡漾在热热火火的流水席上。以前给客人要回礼包,内装一包烟,糖果等;若是丧事,内放一包烟,一条毛巾,一瓶纯水。而现在筒约多了,回礼发一个装有现金的红包。如这次国庆节小外孙快三岁了,还是第一次回江陵。承蒙亲朋诚挚的要求,我们在酒店安排了一天定了几桌席,给客人回礼就是一个50元的红包,的确省事不少,皆大欢喜。

    640.jpg
    俗话说,家家有事,事不同日。凡是家有红白喜事,少不了亲朋主动上门帮忙,这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习俗。只是时代的变迁,还有城市规划的改变,造成了传统也在变。我们想想,除了公园、操场、广场,现在哪里还有可以搭大棚的空地。毕竟人们还是爱热闹,对流水席“情有独钟”;诚然,呼朋唤友,还有亲戚就能成席。

    这么说吧,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起风下雨,都不能阻挡人们吃席的脚步。最关键的是,老百姓的酒席,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对团圆的庆祝,对美好的向往……人生的大事小事,通过一场场宴席,将亲朋好友串联起来。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些生动地反映在酒席上。现如今酒席档次越来越高,结婚典礼愈演愈炫。可我还是怀念儿时流水席,那时吃的是绿色食品,环保健康;吃得最香最饱,看得也最热闹。

    一场有温度的流水席,缩短了亲朋守望的时空,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弘扬着中国文化厚德载物的朴素理念,传承着勤俭和睦、尊老爱幼的良好美德,更凝聚了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家国情怀。

    2023年10月28日晨写于上海

    640 (21).jpg
    作者简介:袁丹银、男、生于1958年、中共党员、荆州市江陵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以笨拙之笔记录点滴的生活,以敬畏之心雕刻思想的花朵,永远放歌在文学的路上。闲暇之余,擅长诗歌、歌词、朗诵诗、随笔散文等,曾在报刊、电台、网站发表文学作品千余首(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

    帖子

    6

    社区币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4-3-6 18: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遇结婚则4天;
         开燃这一天最热闹,等各种家具、电器到屋,最喜欢的是录音机到后可以听哥,年轻人在房间跳霹雳舞,一起帮忙的人 晚上一般吃打鱼糕剩下的草鱼头,围着一个峰窝炉,边吃鱼头边下白菜。。。。
        接新娘一般是晚上到亲,众人等着看新娘,没有红盖头,没有车队,都是自行车队,新娘进屋后,开始铺新被子,枕头等,还有几个箱子(箱子里有好东西),陪亲团要专门备席,先上糖果、瓜子,红糖荼,男家还有找几个长辈和年轻人陪席,好像还要表演节目,一般都 是唱唱歌,然后就是开席,这时候就是两方要拼酒的时候,最后一般都是女方要招架不住的。。
          洒席过后,新娘屋里人渐渐少,剩余一些年轻人和几个小孩,都是要等新娘打一箱子发糠和饼子,要给年轻人倒荼,吃糠喝荼后一般就会散去,这期间新娘房里的录音机会一直放着各种当下流行歌曲。。
          欢迎大家继续补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