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2412|回复: 1

[文化寻踪] 水乡文化:铁牛矶“98”抗洪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3 16:10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30619
    发表于 2017-3-27 10: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镇江铁牛踞堤雄.jpg
    铁牛矶“98”抗洪记
    赵义勇录辑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位于长江北岸的荆江大堤,以其地位的重要性(保护着江汉平原1.8万平方公里面积,1100万亩耕地、800多万人口),成为防汛抗灾的主战场,特别是铁牛矶所在的荆江大堤江陵段,因其直接挡水段面长(长36.695公里,占整个荆江大堤直接挡水堤段的52%)、滩岸狭窄,更成为防汛的重点。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铁牛不仅见证了江陵儿女众志成城、奋勇向前、抗击洪魔的壮志,更亲历了一次军民团结、共御洪水的惊心动魄的战斗。

    8月6日,长江设防已进入第37天,长时间的浸泡,大堤早已不堪重负,而水位还在不断上涨。上午1时,长江沙市站突破了1954年的最高水位,达44.68米。晚21时,放假回家休息的湖北农学院学生廖小光向区长江防汛指挥部报告,铁牛矾平台发现冲坑险情!   

    险情就是命令!在接到报告后,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李刚,副指挥长郭昌文、熊子荣,高级工程师张致和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迅速赶往铁牛矶,与白马寺镇突击队员一道在江水中仔细探摸和用竹篙丈量,发现铁牛基座与凉亭之间有一条长10米、宽8米、深0.8米的冲坑,凉亭与滩唇之间也有一条长8米、宽2米、深0.6米的冲坑,另外凉亭三面均被淘空,仅剩下游一边由于回流积有淤泥。铁牛基座的左前角亦被冲垮。形势万分危急!

    面对严重的险情,区防指立即组织力量火速赶往现场。晚22时抢险开始,洪水中,白马寺镇委书记徐方延、镇长马义国率抢险民工120余人及时投入战斗,同时奉命驻守我区的解放军济南军区第20集团军60步兵师50多名官兵在部队首长带领下也赶来增援。7日凌晨1时30分,险情得到控制。

    由于夜晚光线太暗,加之水流湍急,在临江面凉亭与滩唇间只有袋装卵石护底,控制险情恶化,平台冲坑并未完全填平。8月7日12时10分,抢险突击队与部队官兵继续投入战斗,填平冲坑,并对凉亭基础进行加固,下午13点30分,这场军民携手、保卫铁牛矶的战斗胜利结束。这次除险共耗用卵石70吨、编织袋3500多条。

    114013mgyagxrgrwi11gvn (1).jpg
    综合整治
    汛后,国家投巨资对长江堤防进行大规模的整治,铁牛矶综合整治工程也相应上马。该工程由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湖北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中心监理,业主方为荆州大堤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通过招标,由荆州市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中标,负责此项工程施工。

    工程总投资1008万元,共分两个标段,即二标段707+800~710+000;三标段709+000~710+000,全长2.2公里,施工内容为:堤身外坡砼石护坡、滩面砼硬化、滩肩浆砌石挡土墙、一级砼护坡和二级干砌石护坡、干砌石脚槽和枯水平台散抛石。

    由于受长江洪水的影响,该工程分两期进行施工,即1999年汛期完成滩面以上硬化和堤身防渗工程,汛后完成滩面以下全部工程任务。该工程于1999年4月28日开工,至2000年6月30日全面完工,共计完成干砌14525立方米、砼11579立方米、削坡土方128000立方米。通过实施综合整治工程,彻底根治了险情,保持了滩岸稳定,提高了边坡、滩面的抗冲能力。同时,铁牛也修缮一新,并依据1998年最高洪水位,将铁牛抬高7公寸,重新修建基座、平台,使铁牛今后不再受洪水淹没之苦。

    此外,还对铁牛矶堤段实施了标准示范堤段建设,在堤顶设置了照明路灯、路面设置交通隔离墩、铺设了花砖人行道,在外滩边缘设置了1800米长的铸铁栏杆,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绿化和美化,使之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为纪念1998年那场令人难忘的抗洪斗争,江陵县政府于2000年铁牛矶护岸综合整治工程竣工后在铁牛旁树立了“98抗洪纪念碑”,上面刻有原江陵县县长李刚同志撰写的《郝穴铁牛矶综合整治工程记》,碑文如下:

    “铁牛矶位于长江上荆江郝穴河湾凹岸顶端激流冲刷处。由于南岸淤长,断面变窄,铁牛矶一带江面仅宽740米,当上游洪峰泻下,深洪急流,深贴逼岸,形成这一带滩窄坡陡、河床刷深的局面。其河床最深点曾出现8.4米。堤内,则是历史上溃口形成的龙二渊和郝穴渊。汛期高水位时江水高于堤内地面约12米,一堤壁立抵挡悬河激流险峻的形势,形成了当地人民以堤为命的心理态势。

    220年前,前人即修筑矶头改变江水流向,减轻堤身压力,公元1859年,荆州知府唐际盛于外滩镇安寺建镇水铁牛,希望铁牛能“守捍江滨”,并实现百姓“福我下民”的美好愿望。建国后,党和政府为修筑荆江大堤,投入大量物力,工程规模之大,为举世所公认,由于郝穴堤段的安危关系到江汉平原乃至武汉三镇人民财产的安全,1958年周恩来总理等亲临铁牛矶视察,1998年抗洪最紧张时刻,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铁牛矶,指导抗洪,夺取了98抗洪的伟大胜利。

    然而,由于水文变化及以往护岸工程的老化,这一段堤身仍存在不少隐患,一些段面且还在出险。为确保荆江大堤安全和江汉平原千百万人民的福祉,国家再次安排专款对铁牛矶一带进行综合整治。整治工程包括:堤身外坡砼石护坡、滩肩浆砌石挡土墙及砼底板、一级砼护坡、二级干砌石护坡、脚槽干砌石和枯水平台散抛石。工程量:干砌石14525立方米、现浇砼11579立方米、削坡土方128000立方米。总投资1008.54万元。工程于1999年4月28日开工,中间经过1999年大汛,于2000年6月底竣工。

    铁牛矶堤段综合整治,稳定了滩岸,提高了大堤的抗洪能力,而且美化了环境,为江陵增添了一新的人文景观,其历史价值,将为后世所验证。”

    滔滔江水依旧,镇江铁牛犹在。如今,经过综合整治后,铁牛矶一带,铁牛傲立,俯视着脚下奔流不息的长江,大堤两旁,绿树成荫,高标准的护岸牢牢锁住了桀骜不驯的大江。岸边,游人如织,或席地而坐,或凭栏远眺,成为江陵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铁牛矶,正以它全新面貌,向世界展示江陵人民的风采。(摘自《江陵堤防志》)(来源:江陵县民政局地名普查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8 14:2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社区菜鸟

    76

    主题

    509

    帖子

    3036

    社区币

    超级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5980
    发表于 2017-3-31 12: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是不该忘记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