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查看: 2206|回复: 0

[今日辟谣]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8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4:49
  • 签到天数: 406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43348
    发表于 2025-9-19 17: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9月18日

    辟谣:所谓“中国三农”APP及其相关网址和相关组织人员,均与农业农村部无关

    详情: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农业农村部名义,假借农业农村现代化投资建设等名义,通过所谓的“中国三农”APP等线上渠道和线下拉人头等方式面向群众开展非法集资,期间伪造农业农村部文件、仿刻农业农村部公章、冒充农业农村部工作人员骗取群众信任,并向群众承诺定期分红或到期返还收益,骗取群众钱款。

    对此,农业农村部发布风险提示:农业农村部从未以制发文件、派出人员等形式参与或推广“中国三农”APP等投资收益类活动,相关文件和公章均非农业农村部正式印发的文件或合规使用的印章,“中国三农”APP及其相关网址和相关组织人员,均与农业农村部无任何关联,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加强甄别,谨防上当受骗。(来源:农业农村部官网)


    科普:一次意外接触就不幸身亡!警惕身边这些化学品

    详情:近日,浙江发生一起危险化学品氢氟酸致死事故,将氢氟酸推向公众视野。危险的化学品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就“隐藏”在日常生活中。

    打火机

    打火机所使用的燃料都是可燃性气体,经加压后充入封闭气箱,一旦受热就会迅速膨胀,极易点燃、爆炸。

    使用注意:高温天,不要将打火机放在车内,也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最好存放在阴凉处,以防受热爆炸。不要让打火机受到挤压和撞击。

    酒精

    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可能引起爆炸,遇明火、高热也能引起燃烧爆炸。

    使用注意:家中的酒精,一定要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要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使用酒精消毒时,应避开火源。

    杀虫剂

    杀虫剂内的丙烷、丁烷成分与空气混合后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火花或高温易爆炸。喷雾杀虫剂瓶内有压力,外力撞击或摩擦起热也易引发爆炸。

    使用注意:避开明火,储存时远离高温和暴晒。避免与电蚊拍一起使用。

    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用于日常消毒和衣物漂白,过量吸入损伤呼吸道,与酸性物质混合会产生有毒氯气,导致化学性肺炎甚至窒息。

    使用注意:按照使用说明稀释使用。避免与酸性物质(如洁厕灵等)一起混合使用。

    管道疏通剂

    强酸强碱类化学品(硫酸、盐酸、氢氧化钠)存在于洁厕灵、管道疏通剂中,具有强腐蚀性,可致皮肤灼伤、组织坏死及呼吸道损伤。

    使用注意:佩戴护目镜、手套、口罩、面罩,穿防护服,尽可能避免皮肤和黏膜暴露。管道疏通剂成分不一,不可混合使用。使用过程中切勿凑近观察。(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通报:内蒙古今年以来查处1400余起网络谣言案(事)件

    详情: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扎实开展“净网”“护网”等专项行动,聚焦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利用信息网络编造、传播警情、灾情、险情等谣言的组织者、策划者、主要实施者,以及借社会热点事件造谣传谣“蹭热点”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博取眼球、引流牟利以及幕后操纵的有关行为。发现网络谣言线索2029条,查处网络谣言案(事)件1400余起,关停违法违规账号17个。其中,侦办刑事案件8起,办理行政案件160起,对8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对161人进行了行政处罚,对违法情节较轻微的1300余人进行了批评教育。有效净化了网络环境。(来源:新华网、“内蒙古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微信公众号)


    通报:河南郑州通报5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详情:为大力营造安全稳定、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河南郑州公安机关从严整治网络造谣传谣等突出问题,现通报5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2025年2月,网民安某某为蹭热点,编造自己“在郑州农业快速路中州大道东400米处,驾车超速被扣3分”的违章被处罚信息发布在网络上,引发网民转载,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经公安机关调查,其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二

    2025年3月,网民邵某某出于蹭热度、吸引流量、增加粉丝的目的,通过网络平台账号发布某幼儿园厨师怒斥校方使用坏枣熬汤的不实视频等信息,经多人转发后点击量、转发量激增,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公安机关调查,其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三

    2025年4月,网民李某某为吸引流量获得关注,在未经查证下通过网络平台账号发布“突发!摊主哭诉:煤气罐全部炸飞了”文章,散播谣言造成社会恐慌,随后其将该条文章删除。经公安机关调查,其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四

    2025年6月,网民司某某为博取流量、蹭热点,在网络直播时发布涉郑州市降雨等不实言论。经公安机关调查,其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案例五

    2025年8月,网民李某某通过网络平台以捏造因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死亡病例蹭取流量,借机推销驱蚊产品,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公安机关调查,其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来源:“清朗河南”微信公众号)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