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169|回复: 0

[爱心公益] 残疾、父母离异、吸毒家庭…… 他们的童年只有孤独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3 16:10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29866
    发表于 2014-3-18 18: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聋哑儿童免费戴上助听器。

    72.jpg
        核心提示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七彩童年并健康成长,然而有些儿童却因为各种客观环境的影响,在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灰色的记忆,对其健康成长造成了阻碍。儿童问题不容忽视,以下是几种突出儿童问题的案例、特征,若是不能适当引导和教育,则会影响身心健康甚至一生的发展。

       残疾儿童案例
        先天左手残疾6岁男孩不愿与小伙伴玩耍
        小志(化名)今年6岁,记者见到他第一眼与他打招呼时,发现他眼神怯怯的,依偎在外婆身后,把手臂背在后面。

        外婆告诉记者,小志左手先天性畸形,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卑的心理问题,害怕见到陌生人。

        “他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我和他外公都退休了,妈妈在厂里做工人,收入微薄。”小志的外婆说,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家人却非常爱小志,希望他能健康成长。

        “他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出去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有一次,他哭着回来不愿再与其他小朋友玩了。他哭着跟我们说,有小朋友笑他的手长得奇怪。”小志的外婆说:“当时,我们都哄他说,长大了手就能好了。但慢慢长大后,他似乎都懂得,害怕见陌生人,更害怕让别人看见他的手。”

        说着说着,小志的外婆眼眶已经湿润。这时,小志一个细微的动作让记者深受感动——小志主动伸手为外婆擦拭刚刚划过的眼泪。

        外婆告诉记者,她现在最担心的是,小志虽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但害怕其他小朋友的嘲笑,造成心理阴影,他变得自卑。“小时候有送他去幼儿园,但上了几天就把他接回来了,因为我们发现他总是变得烦躁,不爱讲话,不再活泼了。”小志外婆说。

        问题解析
        残疾儿童群体有很强的自卑感、孤独感
        自卑感、孤独感、过于敏感、情绪不稳定等,都是残疾人常见的心理特征。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他们害怕别人对他们投入的异样眼光,害怕别人的嘲笑。特别是对几岁的儿童而言,当他们的拳拳之心无法承担压力时,就会产生自卑、过于敏感等心理。同时,随着活动的场所太少,交流的对象有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的体验也会日益增强。

        重组家庭儿童案例
        父母离异重组家庭留下他与爷爷奶奶生活
        杨杨(化名)今年10岁,从小父母离异,并各自组建了家庭。杨杨由爷爷奶奶照顾,并生活在一起。
        “他父母离婚已经4年多时间了,父亲外出务工结了婚,又生了个妹妹,平时很少回来。他妈妈也结婚了,但没有来看过他。”杨杨的爷爷说。
        记者了解到,由爷爷奶奶年龄较大,没有劳动能力,除了每月两人的低保外,没有其他收入,家庭经济困难。为了补贴家用,杨杨偶尔会随着爷爷出去捡破烂卖钱。

        “这孩子之前本来是跟着他爸爸到那个新家里一起生活,但他不知为什么很调皮,有时也很任性,而且随着妹妹的出生,他爸爸也无暇照顾杨杨了,便把他送了回来。”杨杨的爷爷说:“其实,杨杨很乖很听话的,可能新家对他来说有些不自在。”
        记者看见,杨杨有点瘦,可能是营养不良,但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对人很有礼貌,也很勤快,一会帮着奶奶倒水,一会又给爷爷拿烟斗。杨杨的爷爷还告诉记者,杨杨自尊心强,不愿向别人说自己的父母。

        问题解析 在新家庭缺乏优越感他们变得拘束任性
        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带着子女再婚重组家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对于刚刚经历了父母离异的孩子来说,他们进入一个新的家庭环境,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孩子缺乏优越感,可能会变得不自在、拘束,感觉自己在这个家庭里是多余的,会有孤独感。同时,更可能会因为要引起自己亲生父亲或母亲的注意,变得任性等,并产生消极悲观的想法,感觉自己不再被爱。

        吸毒家庭儿童案例
        母亲吸毒被送戒毒所他与社会人士混在一起
        李明(化名)是单亲家庭孩子,跟随着母亲生活。然而,由于母亲吸毒变卖了住房,他只能流落街头,或借宿在朋友家。随后,李明的母亲因为吸毒被送到戒毒所戒毒,李明只能跟着外婆一起生活。

        由于外婆年龄已大,身体状况不佳,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也存在欠缺,并不能很好地照顾李明。李明慢慢地变得性格敏感孤僻,与同学不能融洽相处,时常脾气暴躁,或独自一人,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

        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李明沉默、内向,不爱说话,甚至有点早熟。当问到其家庭问题时,他则会刻意回避,或者淡淡说一句“不想说”。
        进入初中后,没人能想到,李明会与社会人士接触,一起欺负低年级同学,甚至恐吓、勒索低年级同学。因为李明当时未满16周岁,法院考虑到他的将来,对其进行教育后,为他办理了考察手续。

        问题解析 缺乏家庭约束教育不少孩子知法犯法
        吸毒父母管理子女的责任意识弱,来自家庭的约束力对子女来说则是一片空白。随着自身接触到不良的环境影响,他们逐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同时,由于青少年的模仿心理,自己的父母吸毒贩毒,年少的他们感觉不到这是违法犯罪。
        另外,不少未成年人原本对父母吸毒的害处有所认识,父母也对他们有过这方面的教育,但是有的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有意识地去违法犯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