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970|回复: 0

[爱心公益] 让所有孩子都成长在爱的阳光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3 16:10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29899
    发表于 2014-3-21 13: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4.jpg

    “大爱无疆”困境未成年人延伸救助计划——
        充分发挥荆州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及各县市区救助站的作用,积极开展流浪预防和跟踪回访延伸服务,帮助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落实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和扶贫帮扶等政策,将救助保护机构拓展为社会保护转介平台,面向社会开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服务。

        工作目标——
        救助帮扶困境未成年人
        荆州模式——

        荆州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在“监护干预”的整体架构和核心模式下,充分发挥荆州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和各县市区救助站作用,积极探索机构职能拓展和保护对象拓展。

        在服务对象上,由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向困境未成年人救助延伸;在服务空间上,由机构内救助向机构外救助拓展;在工作方式上,由流浪救助向预防流浪转型,并强化事后跟踪回访成效,最大限度防止未成年人因困境而陷入二次流浪或多次流浪的恶性循环,形成了事前预防、事中救助、事后回访的困境未成年人延伸救助立体模式。

        探访·个案
        一个孩子·一个家·一个未来

        “开学了,开学了,我终于又可以上学了”;“读完这学期,我就毕业了,老师说要推荐我去深圳上班”……今年2月中旬,荆州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的寝室内,不时传出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孩子们或拿着新书包,或抱着布娃娃,开心地表达着自己对于新学期的向往与期盼。这些寝室居住着的孩子年龄跨度很大,从6岁到16岁不等,从他们雀跃的神情、干净的衣着、得体的谈吐,谁也看不出他们都曾是困境未成年人,都曾有段不愿提及的伤心往事。

        12岁的小易就在这群孩子中,但与别的孩子不同,他除了收拾好书包,还在收拾衣物,因为在这天之后,他每周只有双休日才能回到这里,上学的日子,他会和几个小伙伴一同住在学校旁的“家”里,和“妈妈”一块生活。那个“家”有个特殊的名字——“类家庭”。

        “类家庭”,即类似于家庭的“家”。2007年9月,市未保中心探索创新,首次在社区设立“类家庭”,聘请专人任“家长”之职,照顾与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迈入校园接受义务教育的流浪孩子。

        小易是未保中心入住“类家庭”的第8位孩子。尽管都是从市未保中心到“类家庭”,但小易却又与其他孩子的成长轨迹并不相同,小易是荆州市沙市区人,他没有流浪的经历。

        “爸爸去哪儿了?”是年幼时小易常问妈妈的话。在他的记忆中,每次这个提问,都会遭来妈妈的一顿责打,“你没有爸爸,你们都是来讨债的……”渐渐地,小易不想、也不敢再问。“妈妈脾气不好,如果哪一天她没打我、骂我,我就觉得这一天最幸福……”随着一天天长大,小易对妈妈的依恋越来越少,妈妈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未婚生子、被遗弃、无固定生活来源”是未保中心工作人员对小易家庭状况进行调查后作出的评估;

        “家庭暴力、没有接受义务教育、监护缺失”,是工作人员梳理出的导致小易成长困境的关键词;

        “社区发现、转介、中心介入、心理辅导、入住‘类家庭’、接受义务教育、品学兼优”,则是未保中心记录下对小易进行的救助,以及救助成效关键词。“他是我们预防流浪工作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市未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其典型在于,小易并非流浪未成年人,属事实上监护缺失,他出现行为偏差,并且一直浪迹于社区周边,濒临流浪。“我们对小易的救助是从2012年开始的。那时候,尽管国家救助管理制度设计中,仅以流浪乞讨人员为对象,以救助机构内救助工作为中心,但从预防流浪的角度出发,我们仍以‘超常规’手段,将孩子纳入了救助范畴,从救助效果看,孩子有了一份新生活,如果努力学习,谁又能说他不会拥有一个崭新的未来?可见,预防流浪,必须加强对困境未成年人的救助。”

        路径·事前预防
        预防流浪从困境救助开始

        今年,民政部对于困境未成年人,从困境原因和困境类型进行了细分,父母施暴、父母吸毒、父母重病重残、父母有偏差行为的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自身残疾、有不良行为、重病罕见病等,以及由此陷入生活困境、监护困境、身体困境、行为困境和心理困境的未成年人都被包含其中。

        全国妇联在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留守儿童总数高达6102万,其中,14周岁以下留守儿童5289万。在留守儿童中,有205.7万人是留守在家或单独居住;有部分随打工父母游走他乡,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人;全国还有60万服刑人员子女及至少20万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

        “如果监护不力或监护缺失,这部分未成年人生存状况堪忧。由于身处困境,他们离流浪或许只有一步之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迈出这一步前,给予孩子关注、监护和救助。”市未保中心负责人说。

        早在2005年,荆州市民政局指导市未保中心开始探索机构职能拓展和保护对象拓展。机构内拓展,从单纯的食宿救助,拓展到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医疗救助;机构外职能拓展,则以中心内社工服务队开展的“预防流浪乡镇行”活动为支点,加强家庭监护服务和监督,开展困境未成年人救助帮扶。

        这一由市、县未保中心、救助管理站及乡(镇)政府牵头,由心理专家、社工专家、法学专家及各专业志愿者团队组成的阵容“豪华”的“预防流浪乡镇行”,不仅使所涉及学生普遍受益,还重点对困境学生给予物资援助;更大的“功效”在于,社工及心理咨询师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提升其自身能力;为学校老师及家长提供未成年人养育辅导,提升老师教育及家长亲职能力。

        除了服务形式的多样性,“预防流浪乡镇行”还从工作机制上予以创新:每次活动结束,市级未保中心、乡(镇)未保中心、乡(镇)政府都要签订“预防流浪共建协议”,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从源头预防未成年人流浪。

        如今,我市预防未成年人流浪工作,经多年总结提升及专业化服务注入,形式上已由原先在城区社区内设立的单一功能的预防流浪办公室,转变为社区救助社工站;工作人员由原未保中心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转变为社区专职社工;帮扶对象由原社区贫困家庭儿童、无人看护儿童,拓展至所有需要帮扶的困境未成年人;帮扶主体由原未保中心和社区,转化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力量,也就是说,未保中心已由原先的“帮扶者”,“变身”为“资源链接者”。

        路径·事中救助
        有爱就是“家”

        “这里是没有歧视的环境”、“心的服务,点燃新的希望”……未保中心院落内,这样的宣传语随处可见。对于在中心生活的20多个困境未成年人而言,这些话中蕴含的情感他们或许无法体味,他们更多的,是从“哥哥姐姐”“伯伯阿姨”的宠爱中去感受家的温暖。

        3月19日下午2点,儿童活动室内,26岁的任强正陪一位孩子下跳棋,有的孩子则在社工的陪伴下画画、看书。这时,是孩子们的活动课时间。任强正介绍孩子们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清脆的童音却又响起,“强哥,陪我下棋!”“强哥,看我画的卡通画!”下午3点半至4点半是孩子们的学习时间。这些年龄在6至16岁的孩子,由于基础不同,工作人员只能进行单独教学。小朱给13岁的兵兵出了几道计算题,兵兵做题很慢,还不时用手指帮忙。因为流浪,他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机。教他写自己的名字,工作人员花了几天,学会写名字后,兵兵学会写的第二个字是“爱”字。“‘爱’是什么意思?”“就是‘好’的意思,我对他们好,他们对我好。”兵兵以他的方式解释。

          学习、游戏、生活。在生活中引导行为规范,在游戏中重建健康心理,在学习中提升自身能力。这是困境未成年人进入未保中心后的全新生活。

        “困境未成年人群体面临的问题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其需求也是多样的,解决他们的问题,需要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对进入未保中心的孩子,我们先开展需求评估,并以此为切入点,明确服务导向,再展开专业化替代服务。”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生活救助方面,对流浪儿以站内、类家庭、托养等形式,采取“专职专卡”保教法,即由专职社工根据需求评估结果,对孩子实行“分类居住、分类管理”个性化帮扶,确保其得到适宜其成长的生活照顾;对困境未成年人,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对个体进行经济援助、通过社区儿童服务中心或农村儿童服务中心开展整体帮扶;

        心理援助方面,未保中心内建有困境人员心理援助中心,硬件由图像排列心理诊断室、个体心理辅导室、团体心理辅导室、音乐治疗室、宣泄室、督导室等多个功能室组成,人员由站内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会会员及志愿者组成,通过社工服务队的形式对所有未成年人开展服务。为每一名受助未成年人建心理健康档案,根据诊断结果实施辅导,对遭受家暴或被解救的被拐骗未成年人,除为其提供常规救助保护外,还特别聘请法律顾问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教育救助方面,未保中心对机构内救助的孩子不断拓宽教育渠道,目前已开展站内替代教育、社区救助学校、全日制义务教育、全日制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

        “对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孩子,我们采取了不同教育救助方式。替代教育,是除进行基础文化知识辅导外,再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开展的法律知识、卫生常识、生活常识、体育活动等方面教育;对年龄稍大的孩子,由中心有针对性地提供计算机、自行车修理、理发等技能培训。”未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除此之外,未保中心还链接法律、司法等部门及志愿者,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救助;链接人社局等相关部门提供职业培训;链接团市委提供就业救助。“对于未保中心内的未成年人服务,我们是基于其需求,经社工评估,以专业化的指标确定,从未成年人身体、心理、家庭、学校等多方面,提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服务。”

        目前,市未保中心机构内救助的20多名困境孩子中,有6人在“类家庭”生活,接受全日制义务教育;3人在特殊学校上学,3人于职业技能学校上学。

        路径·事后回访
        三次救助与数次跟踪回访

        与小易同寝室的小兵,是一名屡次流浪的孩子,他已有过三次进出未保中心的经历。

        负责小兵个案的社工介绍:坐牢的父亲,离家走出的母亲,让从小就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小兵,不到11岁就踏上了流浪之路。初次来站时,他会抽烟、会喝酒。但自小与奶奶生活的他,也特别懂得关心他人,为逗中心其他小朋友高兴,扮鬼脸是他的绝活。工作人员常常无法将他充满童真的笑容,与他背着人抽烟时的老练,重叠在一个孩子的身上。

        “奶奶年纪大了,上街能捡的东西越来越少,我偷东西是为了减轻奶奶的负担”;“抽烟是‘老大’教的,他还教会了我很多:哪些人的钱好偷,怎样才不会被发现……”小兵的介绍,让人心内酸楚和沉重。

        记者了解到,小兵第一次到未保中心,是因入室偷盗被110查获后送来;第二次是在社工回访时了解到,因奶奶生病,小兵被送到其姑妈家,属无人看护状态,于是将他接回未保中心;第三次,则是小兵目睹奶奶去逝,主动向社工打电话寻求帮助。

        “我们庆幸,这里给了小兵家的温暖和家人间的信任,不然,他不会在需要帮助时想起我们。其实,现在想起还让人有些后怕,如果我们没有回访,孩子不会知道我们对他的持续关注,如果孩子没有求助,那他未来的生活,又将陷入怎样的境地呀!”

        每个未成年人离站,并不意味着救助终止,而只是意味着另一项工作的开始——跟踪回访。“回访,既是社工开展专业工作的方式之一,更是一种情感的延续和关爱的持续传递。”社工介绍,针对不同个体,社工的回访方式不同,包括:电话回访、入户家访、网络联系等,而其间,12355未成年人热线电话和12355网站是未成年人与他们“专属”社工沟通的最主要方式。

        据悉,仅2013年,市未保中心开展困境未成年人援助就达8000多人次,跟踪回访100余人次,有效减少了困境未成年人踏上流浪之路或陷入二次、多次流浪的恶性循环。
        (文章所涉及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