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3485|回复: 0

[谈天说地] 郝穴大桥口:最忆年少竟渡时,心寄龙舟彩云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3 16:10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28306
    发表于 2018-1-15 02: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40.webp.jpg
    昔日郝穴大桥口
    最忆年少竟渡时,
    心寄龙舟彩云追。
    上下求索效屈子,
    楚都殷殷盼魂归。
    写完此句,悄然又近端午节了。满街的艾草、菖蒲和粽叶的香气阵阵袭人,让人感到了一个久远的梦。

    这是一个地道的中国节日,浓郁的传统风俗一年又一年顽强的传承下来,固守着那份难以忘怀的亲情。虽然它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虽然它渐渐丧失了好多好多的内涵,虽然它在洋节的进逼下有点仓促应战,但是作为民族的一种精神、国粹的一种体现,端午节依然充满了诱惑和执著。

    于是,我想起了儿时——故乡的那一片碧水——年年端午竟渡的龙舟……

    故乡是荆江岸边的一座水乡小镇,沟通江汉的内荆河就从这里起源。若干年前,这条河与长江相通,是荆江河段九穴十三口的最后一个穴口。后来,穴口封堵了,而河却保留下来,在五十多年前还可顺流到达汉江。

    有了这条河,故乡就灵动起来。据传,西晋时常有白鹤翔集栖歇于此,于是故乡就了最初的名字——鹤穴(歇)。人是逐水而居的。小河的蜿蜒曲折将故乡变成一个以岛状为中心的集镇。大多数的人家也都是面水而居、枕水而眠。其中最热闹的地方当属我们称之为大桥口的河段。这里水面最为宽阔,一座青石拱桥连接两岸。

    小时,我常常望着这座高高的拱桥发呆——为什么圆圆的桥拱能够承载这么多人?为什么桥栏杆有这么多造型各异的石狮子?大人们说,桥的圆拱下方有一个石刻的八卦太极图,是它支撑着石桥。桥的两头两岸,是水乡常见的吊脚楼,临河的一面是半开的撑窗。我现在常想,如果这座石桥还在,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也是可媲美于周庄、同里和凤凰城的。

    大桥口就是故乡年年举办划龙船的地方。端午节那天,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早早的,母亲在门前插上艾草和菖蒲,为我们换上新衣服,逼我们喝上一口雄黄酒,又用雄黄沾酒涂抹我们的额头和耳后,再带上几个喷香的粽子、包子、皮蛋、咸蛋,我们就欢快地跑向大桥口去观看划龙船。这时的桥口已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水中的龙船有白的、黄的、红的、黑的、紫的,威风极了。船上的划手们更是意气风发。我们最看好的是划业社和搬运站的两只龙船。划业社长年在长江和内河上劳作,对划龙船当然是得心应手。搬运站的码头工人个个身强体壮,凭力气也可拼到底。所以,年年的竟赛都是他们不分仲伯。而其它的龙船队从来没有气馁过,年年乐此不疲,视胜败为兵家常事。

    划龙船开始前,每个队都会用箩筐装来满筐的包子和粽子,纷纷抛向河里。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知道了,划龙船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是为了喂饱河里的鱼鳖,防止它们去啃吃沉怨的忠魂。这个印象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善良的人们啊,就是用这种最纯朴的方式去怀念一个忧国忧民的伟人。现在呢,还有象屈子这样“哀民生之多艰”的伟人吗?还有人记得“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屈子吗?还有人舍得将满筐的包子粽子抛向河里吗?

    时代变了,传统也在改变。这几十年的变化之快已超越了过去二千多年的变迁。我们的孩子已很少看到龙舟竟渡的场景了,也许还会对插艾草、薰菖蒲、挂香囊、吃粽子包子、喝雄黄酒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但是,我多么希望这个节日所承载的内涵不会泯灭,这个节日所传递的爱国情怀不会消亡。当他们也老了的时候,仍然有着“最忆年少竟渡时”的这种感触。

    应该会有吧!我迟疑地敲下了这最后几个字。

    作者简介:益之原名施谦,郝穴镇人《小巷深深》中国之声老年作品赛一等奖获得者。

    小巷深深
    回忆亦深深

    故乡的小镇有一条深深的小巷。小巷在岁月的沧桑中横卧了多少年,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那巷中的青石板路面已被岁月碾压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凹槽;两旁的屋檐、院墙也早已是斑驳陆离,古雅陈旧了。也许是因为它的久远,小巷被幸运的保存下来,成了小镇一处难再寻觅的古街巷了。

    小巷不长也不宽,不美也不丑。在日益逼近的高楼大厦中它显得越来越孤寂,越来越冷落,越来越另类。我所以钟情它,实在是因为它陪伴过我的童年,像一个睿智的老人见证过我的一些悲欢喜怒;记录下尘世的许多浮躁或平和。更使我欣慰的是,它依然有着四季不变的风景,悠然的感受着岁月变换的节奏。

    小巷的风景在四季是不同的。我最喜欢的是在暮春夏初——最使人慵懒和散淡的日子。阳光在巷中投下一条长长的荫影,在石板路上画出错落有致的图案。这个时候,人们就三三两两的斜坐在屋檐下、墙角边,或闭目养神,或纳鞋补衣,或吸烟啜茶,或观棋看牌。在这种时候,巷中是少有噪音的。偶尔走过一二个行人,那蹒跚而过的脚步声,就象和尚的木鱼,单调的响过来,又响过去,催眠着人们的夏梦。与人同眠的往往会是一只同样悠闲的花猫,趴在墙头眯着睡眼,做着同样的美梦。就是在这种平庸的日子里,墙壁上的爬山虎一片一片的悄然长大,绿叶密密麻麻的从墙头垂挂下来,就如一道绿簾在巷中的微风中轻轻的荡漾,这片绿不知绿了多少巷中人家的梦,带活了深巷刻意敛隐的灵气。

    从小,我就喜欢在巷中玩耍。最为喜欢的是在月夜,一轮明月把小巷分成界限分明的明暗两半。我们就躲在墙角,等着伙伴的寻找;或者在松动了的石板逢里去追踪蟋蟀的叫声;再不就是欢叫着,从巷口跑到巷尾,又从巷尾跑到巷口。那个时候,恐怕只有天上的明月和星星懂得我们的快乐。

    慢慢的我们长大了,小巷没变。小巷留给我们的是青春的羞涩,是月到黄昏的等待,是一个在雨中彳亍着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那种初恋的懵懂现在也许只有在青石板的缝隙中才找的到。

    而今,儿时的伙伴都已经开始老了,但小巷还是依旧。还是那样的恬静安闲,还是那样的从容稳重。阴晴变化,任岁月淡淡流过;寒暑更替,任荣辱自生自灭,这就是小巷的风格,小巷的气度。

    小巷深深,回忆亦深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