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1092|回复: 0

[谈天说地] 新年将至 忆苦思甜:你知道在六十年代郝穴的团年饭都能吃啥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3 16:10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30803
    发表于 2018-1-24 03: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40.webp (6).jpg
    2016年腊月三十,我们举家前往江陵老滋味餐厅,登二楼,入雅座!第一次在外面过了一个奢侈、浪漫的年。

    孙子的太姥姥、舅爷爷、舅奶奶、姨奶奶、姨爷爷、四爷爷、三奶奶以及叔叔、婶娘、堂哥、俵姐,接近二十人,围了一老大桌。一个若大的转盘慢悠悠地旋转,六个火锅,红红火火。

    十六个炒菜,满庭溢香。两个甜汤,甜美怡神。两盘水果,老少皆宜。杜康酒,酸奶饮料,橙汁饮料。我们搭上祖国改革开放的幸福快车,瞧国民经济蒸蒸日上,我们的生活也日新月异,这桌珍馐美馔就是最好的佐证了。

    望着满桌的佳肴美酒,我思绪万千。儿时团年的情景,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

    大约九岁(估计是62年)那年年三十,父亲起了个大早凭票(国家困难时期,好多基本生活物资凭票供应)称了一斤坐刀肉,两根腓骨。

    在街头买了二十个鸡蛋,一小捆山药,以及两根泥藕。另外买了点大蒜、香葱、生葁、一把菜苔一斤胡椒。

    凭票买了拾块香干子,加上前几天准备的鳊鱼。这就是我九岁时,我尚有记忆的团年主菜了。由于年幼,没有悲喜,没有激情,这个年过得朦里朦胧。

    到了65年,国民经济与人们的家庭状况都有所好转,过这个年情况要好多了。腊月二十四祭灶曰(由父亲手持三柱香在灶门口拜祭灶神司面公,据传说,司面公是个美男子,故只能男拜女不拜),从这天开始正式进入过年,并忙着准备过大年的生活物资、添加新衣等等。

    过小年这天要掸尘(大扫除),里里外外,翻箱倒柜,墙头角垴,灶前灶后,丝网灰尘,换洗衣服,这些统统都要清扫清洗干净。

    我已到舞勺之年,多少也能帮帮父母了,用小木桶挑挑水,洗洗碗,扫扫地,发煤炉子。力尽所能,对父母的辛勤操劳已有所感悟了。

    随着年三十的逐日临近,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家里的年货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中。过年前,每家都要自酿伏汁酒,意寓幸福长久。

    蒸一甄子的糯米,大约拾来斤。刚蒸熟的热糯米,放点杂胡椒,双手揉成团,吃起来美滋滋地。熟糯米摊凉后和上米酒粬子,然后用脸盆盛上,稍稍抹平塌实,中间用食指插个眼,拿个木盖子盖上。

    找来一只大箩筐,放上棉絮,把脸盆捂进去,尔后盖严实,经过三五天发酵即可。那米酒的香味,已在房中飘荡了,那醇香回味绵长。

    提前买了个大公鸡,以及一条两斤左右的大鳊鱼,一条花糕。梳衣丸子(瘦肉丸子裹上生糯米)先做出来。

    来碗杂胡椒扣肉(五花肉在汤锅里一淖,然后抹上伏汁酒,再放入油锅里一炸,那肉皮变成了酱红色,真馋人)。油炸肉丸子,以备红烧肉丸子用。腊蹄子烘藕。

    包了一盘鸡蛋皮包糯米饺,炖了一钵莲子汤。用沙炒花生,炒沙豌豆,炒黄豆,妙苕皮子;油炸麻叶子,炸靠饺。

    过年自然少不了我们小孩吃的糖饵果品,各种水果糖,棒糖,还有薄荷糖。芝蔴棍,银饼糕,雪枣,金果酥,麻糖酥。

    还有郝穴传统特产,用柴碳烧烤的鸡蛋糕,那可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父亲还特意买了一架五百响的湘鞭,一张毛主席的标准像以及一幅喜庆的对联。

    三十那天,全家起了个大早。母亲煮好伏汁酒,荷包蛋,随便吃。我们三弟兄,老三大概三岁左右,老么岁把。

    过完早,母亲就开始准备下午的团年饭了,父亲打下手,忙得不亦乐呼。甄板子也受累了,切菜、剁肉丝、砍骨头、拍生姜、迟鱼,整天没歇着。灶也是一天没息火,架着劈材烧,灶门口基本不用人照看。

    煮米,用甄子蒸饭,饭上面是蒸菜和粉蒸五花肉。饭熟后将甄子放入大脚盆,将锅里的热水搲入脚盆,给甄子保温。

    用格子(蒸笼)蒸菜,有头菜(粉条底子上加花糕,还有八个石滚蛋),花糕上面浇上黄花、木耳、肉丝炒的三鲜码子、梳衣丸子、杂胡椒扣肉、粉蒸鸡、粉蒸鱼。煎鱼、炒板笋、炒红椒肉丝,妙肚片、炒猪肝,红烧肉丸子,还有香酥可口的糖醋腓骨。

    老娘、老爸直忙到下午三点多。老爸把八仙桌上乱七八糟的东西,统统收到一边,桌子摆到房中央。

    然后开始上菜了:一个陶土夫碳火锅炉,垜上陶土炖钵装着的筒子骨烘藕清汤火锅,摆在正中间,红红火火;接着上头菜,摆在上手(东面);蒸菜上盖粉蒸五花肉;鱼放在下手(西面),鱼头朝东;当天炒的菜全部上桌。整个房间弥漫着诱人的芳香,热气腾腾,云蒸霞蔚。胜似在瑶池摆席,接驾父母双亲的列祖列宗。

    老爸从上到下摆上酒杯、碗筷、调羹、碟子八付,每杯酌上一点点柑子皮泡过的酒。开席前的准备工作已做完,父亲把鞭拿到门口左侧,噼里啪啦地放了起来,年的气氛立即溶入到这震天响地爆竹声中。

    这时我们小孩要回避一下,老爸开始邀请两边的先祖们按序入席。先喝酒再上饭,把每杯酒往地下空一点点,表示先祖们喝了。余下的酒我们每个人都要喝一点,么弟小,父亲就用筷子醮上一点给他舔,我是渳了一小口的。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鱼和扣肉一般是不动筷子的,留着以后待客。反正满眼是菜,傻呼呼地吃,好像要把一年的油水全都补上。

    哎!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沧桑巨变。如今光火锅就六个,排骨烘藕、鸡子烘山药、乌龟、鸭子炖胡萝卜、清汤江鲢、烧牛排。

    据说,这都是老滋味餐厅的招牌菜。回想儿时也很单纯,根本没这么多的奢望。

    眼下,我们赶上了好时光,咱小家和国家一样,正如日中天,意气风发。如今过年也与时俱进,叫上先祖,一齐到酒楼畅饮,让先祖们也开开心。感受河清海晏,共享国泰民安。小康已不是梦想,它正大步向我们走来!

    作者简介:老文子,湖北江陵人,民间诗歌爱好者。工作之余,喜爱捕捉生活中的灵感,抒发美好的感情。他认为,做人越简单越好,生活越简单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