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查看: 4561|回复: 0

[文化寻踪] 郝穴有座二千多年历史的码头:儿时曾由此过江赶鱼砍柴捡枯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3 16:10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29275
    发表于 2018-11-22 09: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40.webp (7).jpg
    日前和朋友大堤散步,途经上码头。看到一间正方形的铁皮屋,靠着江边堤坡,座南面北。北面敞开着,里面沿三方板壁,设有三排简易的铁架座椅,供往来的人们聊天休息。它孤独寂寞地望着大堤,望着堤下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想必心生悲凉。

    铁皮屋右旁立有一块告示牌,告知人们此地乃郝穴“二码头”。曾几何时,郝穴人民心中的上码头,被人为地改称“二码头”?!殊不知,郝穴是先有上码头,后有黄隔场<在民国时期已形成此格局>,再有郝穴的步步辉煌!对上码头的前世今生,感触颇多。往事一幕一幕跳跃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640.webp (6).jpg
    一九六七年,正值舞勺之年。那年八月的一天,我与发小大黑,结伴到江南那边去捡柴禾。每人一副蛋筐八根系,两个蛋筐挆一起。筐内放一个长颗把篓,篓内放着先天蒸的苕,以备中午吃。筐绳打了个结,扁担往结里一插,背上即走。沈隔场中段有条小巷道,紧挨日杂公司的仓库。从这里登江栏坎上堤,两百米外即是上码头。

    时值盛夏,滔滔的洪水裹挟着泛黄的泥沙,像一堵颤动着的黄色幕墙,自西面滚滚而来。洪水夹带着大量的浪渣狂泻而去。江面上,一叶扁舟从江南,正上下颠簸而来。船的帆蓬像一面旗帜,被风吹得鼓鼓的。那正是上码头的渡船,鱼鸥在船尾相互追逐,上下嬉戏盘旋。火红的太阳挂在东方的地平线上,迎面吹来的阵阵微风很是惬意。我们来的正是时候,不会等太长时间即可过江了。

    船由小变大,它已穿过略显隆起的长江洪峰中心线,向着岸边徐徐驶来。在码头下方百米处,渡船慢慢地转过头,缓缓地落下帆蓬。沿着江边,迎着流水,昂首前行。船终于驶进了码头,所谓码头,实则是上码头所在地的江坡。船上的船工用带钩的竹篙,随便搭住岸坡边的什么东西,只要能稳住船就行。随后船工跳下船,用船锚勾住堤坡,拉下尺多宽的木跳板,乘客即可晃晃悠悠地下船了。

    船上乘客不到二十人,大多都是南五洲的农家妇女及大爷大伯。你提一小瓦罐壶的麻油;她拧一土布袋子的粟米;有的提只大公鸡;有的提一小篮子鸡蛋;再就是一小篮鳝鱼泥鳅或小鲫鱼;还有挑着劈材的。这些南五洲客用卖得的钱,再换回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或扯点花布还有蜡烛及其它。总之,要捎回些日常所需之物,他们是有备而来。

    乘客又上得差不多了,船工起锚抽上跳板,随即开船。那时的渡船无动力,船十多米长,中间竖着一根桅杆,桅杆下直着一卷帆蓬。船后中间一根长长的橹,橹即是舵又起桨的作用。船上有三名工作人员,一人掌橹,一人拿竹篙在前面撑船,一人在岸上背纤拉船。纤绳的一头系在桅杆中端,一头接在用土白布做的坎肩上。若是在夏天发洪水时,岸上的工作人员也会加入到背纤行列。

    纤夫斜背坎肩,躬身俯首,哎哟!嗨哟!船沿着江边被纤夫拉着往上游走,撑篙人一拉一扯,吃力的升起帆蓬,船要拉到铁牛脚下。这时纤夫跳上船,船头凭着纤夫的蹬劲,向着南岸偏过头去。撑篙人过来,用竹篙朝堤坡用力一捣,船呈四十五度夹角,向着对岸。掌舵人调节好帆蓬的角度,船借风力,风助船威,渡船向着对岸疾驶而去。

    风高浪急,船艏破开的浪花,溅得船头的人一身黄水,好在是夏天。渡船的安全,全凭舵手的实际经验,安危系于舵手一人。观风向,识水文。舵手摇橹即可掌控方向,同时又能助推船只前行,这时背纤的人会帮助舵手摇橹。不论东南西北风,高超的舵手总能呼来风神,助其将船安全快速的送往对岸。对岸的南五洲也有个上码头,可谓兄弟码头吧。渡船的经营权,那可是郝穴上码头所有,这大概是两边政府协商后的结果吧。

    我们这船人也不算多,五六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女,每人一根扁担,有木制或竹制的。两条麻绳挽成结挂在扁担上,腰别一把镰刀,这是砍柴的。还有十来个毛头小伙,和我们上下年纪。他们都是西湖脑那头的人,每人一副赶叉子,侧腰挂着小口鱼篓,大都扎着一根染成黑色的土白布腰带。一条半头裤子,打着赤脚,这是些赶鱼的。我们一同上岸,各奔东西。砍柴的奔黑狗湖,赶鱼的顺着大沟小渠走,我们则直上北堤。

    那天返回郝穴还出了点小状况,差点被隔在了江对岸。我和大黑从北堤顺着小河往上走,直到小河口,再顺长江大堤往回走,一个箩筐圈。当天收获还可以,每人捡到七八十斤烂枯枝、篱笆桩、还有人家屋后的木材棒。离码头两里路远,隐约看见渡船已向岸边靠拢,心想坏了。这时日头快下山,应是最后一班船。如若赶不上,那就只有在堤坡睡一夜了。

    我和大黑拼尽余力,甩开大步往前赶。当我们赶到距码头百来米处,船上的工作人员已开始抽跳。幸亏船上的大哥大姐看见了我们,告知船工稍等一会,堤上还有俩人。我们上了船后方知,原来有位砍柴的大姐,在返回的途中崴了脚,挑柴赶路慢了点。前面上了船的哥姐们守着船,有个大哥前去接应,这样耽误了十来分钟。要不然,船早就过去了,我们算是沾了崴脚大姐的光。

    上码头,在我最早的记忆中,那是四间座北面江,八木架子的茅草平房。茅屋周边是芦苇裹上稻草扎的墙壁,墙壁两面抹着黄干泥巴,屋面是一捆一捆的茅草铺成。屋后有几棵大杨树,还有棵鸭巴树,树上的知也子叫个不停。屋后檐西处,是一个用树枝遮挡的茅缸。前屋檐下有一米多宽的平台,放着长木板凳及柳木小椅子,供过河人休息。热天,一位卖三皮罐凉茶的老太太,带着卖点香烟瓜子。屋西小树林里,十来只鸡,三五只鹅,猪哼狗吠,一幅浓缩的田园诗画。

    再后来,茅屋变成了四间红墙碧瓦、窗明几净的大平房。渡船也向机械化迈进,早期的机械化,其实就是八匹马力的动力,亦叫咚咚咚。每次起动,负责动力的船工,都要用摇把费力地摇呀摇,即吃力又危险。不过已实现了用舵盘驾驶,再也不用摇那长长的橹桨了,船速也大幅度提高。再后来,马力更大,气泵起动,且船体也实现了铁驳化,速度更快更安全。摩托、麻木、小轿车,都可以自由地过江了。渡船随着时代的发展,亦发生了质的变化。

    曾几何时,上码头的硬件设施化为乌有,这应该是时代飞速发展的结果吧。是非功过,无以评说。所幸,上码头的过江功能依然存在,仍然兴旺!祝福它流年更好!

    郝穴上码头的存在,追塑历史,应有二千多年。据史载,在西晋、六朝时代,这里就是鹤穴泽国,是耕农及渔民的聚居地。一代骚人屈原流放湖南汨罗,就是从上码头乘坐鱼划子,过江奔黄山头而去。鹤穴人民为此而专门建了座祠堂,名曰三闾祠,存此纪念屈大夫途经鹤穴也。再后来,从鱼划子变为专业渡船。从偶尔渡客,逐渐演变为专业渡口,

    摆渡人,这一古老的职业,自人类有文明始,即已存在。大江小河,山溪湖畔,随处都有其身影。他们摆渡人生,随时曲舟恭送你我。社会进步了,但无论何时,渡船这一职业可能不会消失。摆渡人,拥有慈悲心肠。他们用一颗虔诚之心,在江边,在渡船上,无论阳光明媚,还是暴风骤雨。他们会随时把你送往,你所向往的彼岸!

    QQ截图2018112209153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