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9-19 14:38 |
---|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
商企
  
- 积分
- 1605
|
面对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老师、家长该怎么做? 我们在开低年级公开课的时候,当需要把孩子和家长分开,常常会遇到哭得仿佛是生离死别的孩子,或者有的孩子报了名,已经来上了好几次课了,仍然在教室外哭哭啼啼,离不开父母,即使进了教室,也是在一旁抽泣,无法融入课堂。
这类行为是典型的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面对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老师辛苦,家长更是无可奈何。撒手不管吧,家长狠不下心;不放手,孩子又不能融入新坏境,无法进步。
那么,遇到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老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改进,又该如何建议家长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有安全感的孩子。安全依恋的孩子在父母离开时,会表现出焦虑,但不是生离死别那种绝望式的哭闹,他们会逐渐平息;在父母返回时他们会很乐意看到父母,跟父母亲热一番之后再松手去做自己的事情。
安全感稳固的儿童有以下特点:他们不随意冒险,不在马路上乱跑,每到一个陌生之处也不会一下子闯进去,而是沉稳地观察环境,慢慢地融入。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依恋式独立,他们很自信,不怕犯错和失败,乐于分享与合作,不以竞争获胜或物质占有定义自身的价值,不怕不同意见,不刻意逢迎。
现在,我们来看看安全感缺乏的儿童有哪些表现:要么过度怯懦,要么胆大妄为,不顾自身安全;他们要么过度黏人,要么过度独立;他们迷恋物品,渴求物质满足,离开慰藉物就六神无主、寝食不安;他们不敢参与竞争,或者不能接受失败;他们不愿意接受不同意见,而是要求大家必须跟他意见统一。
在《接纳孩子》一书中,作者建议家长这样做:
1. 长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尤其是孩子入睡之前的陪伴。
2. 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惩罚。
3. 不要挟、威胁孩子,不从身体和感情上抛弃孩子。(不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
4. 鼓励孩子独立,接纳孩子个性。
5. 给孩子树立恰当的规则。
6. 修炼自己,以身作则。
事实上,父母的安全感好,孩子的安全感才充足。父母相信自己、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信任世界,孩子才能获得坚实的安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