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1-10-13 16:10 |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编
 
- 积分
- 239150
|
四川单身父亲每天走28公里接送残疾儿子上学
图为:余旭康背儿子上学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每天6点起床,7点准时背着儿子从家中出发,步行两小时山路将儿子送到7公里外的凤西小学,下午4点再到学校门口接儿子回家。这是单身父亲余旭康的一天。
半年来,余旭康穿坏了3双胶鞋,步行超过2500公里。这位来自宜宾县凤仪乡燕子村的父亲有一个愿望:把12岁但只有90厘米,三级残疾的儿子小强(化名)送进大学。
不知病因:12岁才上一年级
今年12岁的小强身高只有90厘米,“手脚是弯的,脊梁骨也是弯曲的,后背有隆起。”因为身体残疾,小强12岁了才上小学一年级。
说起孩子的病情时,余旭康的表情显得很凝重。“从乡卫生所一直到城里的医院都去看过,可医生也查不出是什么病,也没有出诊断书。”说起儿子的病情,这个不爱说话,但喜欢咧嘴笑的山里汉子余旭康显得有些一筹莫展。小强的妈妈是云南人,小强3岁时,她一次回娘家后就一去不回。此后,余旭康又当爹又当妈,拉扯孩子长大。
坚强父亲:半年走烂三双鞋
由于学校离家有 7公里的山路——一路上要翻越大大小小六七座山坡,且小强身体残疾,余旭康必须每天接送儿子上下学。每天上午9 点准时把小强送到教室,余旭康要返回家中抓紧时间干农活。“从来没迟到过。”余旭康裂开嘴略带自豪地笑着。
每天步行28公里,上学期至今,余旭康已经步行了约2500公里。因为走的是崎岖山路,半年下来,他穿坏了3双胶鞋。
路上最危险的是遇到野狗。“有一次遇到一群野狗围成一排把我的路都挡了。”因为常年在山里生活,他对付野狗也有自己的招数,“口里一边吆喝,手上还要拿一根棍子来赶。”
懂事小强:别人在玩他写字
因为小强腿脚不好,在背篓里站久了会累,余旭康会在半路上歇歇脚。“他有时候会对我说,爸爸,你天天背我,辛苦了。”听到沉默少语的儿子的这句话,余旭康觉得自己再疲惫也充满了力量。
上课认真执着,是班主任王晓燕老师对小强的评价。21日上午第三节课下课时分,记者看到,不少小学生都在教室里嬉戏玩闹,但坐在一年级一班第一排的小强却两耳不闻窗外事,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写着生字。
上午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上课铃一响,小强跟着班上的同学们快步奔跑到校园中的操场。“同学们分成小组开始跑步。”体育老师整理好队伍,开始安排这堂课的内容。与小强分在一组的是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跟这些大多只有7岁的孩子比起来,他还不到孩子们的肩膀。“预备——跑!”体育老师一声令下,小强身边的两个孩子像箭一样冲了出去。别人都已经开始折返,小强还没跑完单程。没有一个同学讥笑他,所有人都望着不放弃的小强,直到他跑完全程。
为了儿子,余旭康表示再苦再累也不怕。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心中有一个大大的心愿:“我还想供儿子上大学。如果他读不远,我也希望他能学一门手艺,以后能够自食其力。”
一天特写
父子两人的上学路
20日早上6点,闹钟刚响,40岁的余旭康便翻身下床。他动作迅速但轻盈,生怕吵醒了身边仍在熟睡的儿子。起床后,他打开柴灶生火,开始烧水热饭。
一切准备就绪已经是清晨6点半,余旭康轻声将儿子小强唤醒。不同于一般小孩喜欢赖床,小强没等父亲多叫一声,便睁开双眼立刻起床。穿衣洗漱后,就着剩菜吃下半碗热饭的小强便催促父亲上路。
此时已是早上7点,山里的天还是一片黑暗。天有些冷,余旭康搓了搓手,双手把小强抱起轻轻放进竹背篓站好——这是半年前为了送儿子上学余旭康亲手编织而成的。随后拿上手电筒,余旭康便背起儿子开始向7公里外的凤西小学进发。
父子俩居住的燕子村是宜宾县凤仪乡中最为偏远山村之一,从村里到凤西小学的7公里道路上,陡坡一个接着一个,行走起来十分困难。就是习惯走山路的余旭康,一个单边也要花上1个半小时的时间。如果背上儿子走的话,他往往要花两个小时才能到学校。
早上8点50分,父子俩终于抵达凤西小学。“爸爸,早点来接我哈!”进教室后,小强对着父亲喊道。“乖乖读书,放学就能看见爸爸了。”余旭康说。“叮叮叮……”上课铃一响,余旭康背着竹背篓再次踏上了回家的路。他得回家抓紧时间干活挣钱。
下午2点半,余旭康放下锄头,擦了擦脑门上的汗,背上背篓从家中出发,他得赶在放学时分把儿子接回家。
下午3点55分,下课铃声响起。坐在第一排的小强回头望了一下,发现父亲余旭康已经等候在了教室门口。待老师布置好作业后,余旭康便帮儿子收拾好书本,跟来时一样,背着他走出校门踏上回家的路。“不敢耽搁。”虽然背着28斤的儿子,但余旭康脚步却格外轻快。他说,只有走得快,才能尽快在天黑前赶回家。
这就是余旭康,这个40岁、身高不到1.5米的山里汉子最普通的一天。
多方帮扶
背子上学将成历史
余旭康父子的故事感动了不少人。宜宾团市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从2月15日宜宾团市委收到余旭康父子的求助信后,当即着手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20日,团市委已经为他送去助学金3000元,并协调春苗助学落实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补助,民政局正在为他落实低保政策。“小强从小学到高中的学费,都已经协调落实。”
目前,小强与父亲的愿望正在一个个地实现。小强所在的凤西小学虽然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但因为如今还未完善一些相关设施,所以暂时还未对学生开放。考虑到小强的实际情况,凤仪乡的乡干部们想到了给两人校外租房。“租房的费用由乡政府来承担,根据政策,小强父亲的低保要7月份才正式办下来。在此期间我们将每月补助小强100元生活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