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2103|回复: 0

[今日辟谣] 冒官方名义造假行骗 借科技之名传谣牟利——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4月辟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13 16:10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社区币

    小编

    Rank: 8Rank: 8

    积分
    230517
    发表于 2024-5-10 19: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4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民生政策、公共安全、科学科普等方面。造谣者或冒用官方名义杜撰歪解政策,或虚构夸大涉震情汛情灾情,或传播伪科普信息,侵害群众合法权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冒用官方名义造假行骗,损害群众利益。4月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国家机关名义、假扮相关工作人员,编造诈骗“话术剧本”,企图行骗牟利。如全国多地有群众接到所谓“网信办”来电,不法分子假冒网信办工作人员,以“群众手机涉嫌违法违规、要求配合调查否则停机处理”等为由,借机询问群众个人信息实施诈骗。另有网传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开展“颐养家园建设”“个人普惠养老金方案”等所谓“官方行为”,实际上均系不法分子实施的违法诈骗行为;“养老保险断缴3个月待遇清零”“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等假消息以讹传讹,歪解国家医保政策,损害群众合法权益。

    炒作灾害谣言危言耸听,煽动恐慌情绪。4月,广东、江西、福建等南方多地持续多轮强降雨,台湾、新疆、云南等地接连发生地震,相关灾害消息牵动网民关注目光,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网民的关心与共情,不惜编造谣言骗取流量,不仅混淆视听、误导公众,还引发了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如广东出现持续性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后,“清远英德洪水致码头崩堤”“绥江河原水水源不足,将进行分时段供水”“东莞暴雨8人死亡”等与事实不符的图文短视频在网上流传,夸大甚或虚构致灾情况;再如台湾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市4.7级地震发生后,“台湾7.3级地震导致重庆某桥梁晃动、浙江宁波一小区外墙开裂”“香格里拉市4.7级地震中有数百人受伤”等与地震相关的不实信息在网络流传,恶意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利用科技概念制造噱头,误导公众认知。4月,涉及天文、文物、健康、环保、农业、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假科技、伪科学信息流传于网上,造谣传谣者利用人们对新技术的好奇和向往心理,或夸大其词、或扭曲事实、或利用AI凭空编造,企图蒙蔽群众、牟取私利。比如,“中国‘天眼’变成垃圾场”纯属张冠李戴,“三星堆挖出酷似‘飞碟’青铜器”完全由AI合成,“福州福飞北路核辐射超标”则更是博取眼球的恶意炒作,扰乱广大群众的正确认知与理性判断。还有一些商家为带货牟利,利用伪科学炒概念,宣称“量子赋能农作物,抗病抗灾还增产”“‘体考神器’喝一口就能及格”,损害公众利益,社会影响恶劣。此外,在食品健康领域,诸如“食用蜂蜜或花粉防过敏”“鸡蛋煮老后有层‘黑膜’,吃了会致癌”等说法流传,让人将信将疑,实则都是不符合科学、不利于健康的说法。

    5月,“五一”小长假伴随着外出旅游高峰,与交通出行、饮食住宿、文旅消费等话题相关的民生类谣言及诈骗信息可能增多,涉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方面谣言亦或潜滋暗长。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面对网上各类传言切勿轻听轻信,加强核实辨别,增强防谣能力,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环境。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