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1-10-13 16:10 |
---|
签到天数: 405 天 [LV.9]大名鼎鼎
小编
 
- 积分
- 238949
|
楚昭王荆台纳忠谏 诗曰: 忠良刚直辅明主, 岂因是非避祸福。 谀臣顺应君王意, 子西谲谏传郢都。 这首诗是称赞春秋战国时楚国大臣令尹子西采取不同方法劝谏君王的过失,被孔子高度赞扬的一段佳话。故事中的荆台,在今天的江陵县沙岗镇荆台村,至今还留有荆台古遗址。
据《孔子家语》记载:楚王将游荆台,司马子祺谏,王怒之,令尹子西贺于殿下,谏曰:“今荆台之观,不可失也。”王喜拊子西之背曰:“与子同乐之矣。”子西步马十里,引辔而止,曰:“臣愿言有道,王肯听之乎?”王曰:“子其言之。”子西曰:“臣闻为人臣忠其君者,爵禄不足以尝也;谀其君者,刑罚不足以诛也,夫子祺者,忠臣也,而臣者,谀臣也。愿王尝忠而诛谀焉。”王曰:“我今听司马之谏,是独能禁我耳,若后世游之,何也?”子西曰:“禁后世易耳,大王万岁之后,起山陵于荆台之上,则子孙必不忍游于父祖之墓,以为欢乐也。”王曰:“善。”乃还。孔子闻之曰:“至哉子西之谏也,入之于千里之上,抑之于百世之后者也。”
这段故事的大意是:楚王想去荆台行宫休闲游乐,司马子祺直言相谏,阻止楚王游山玩水,怕楚王贪图享受,荒误政事。楚王大怒,对司马子祺心生怨恨。
令尹子西见楚王不高兴,在殿下大声说:“如今荆台正是春暖花开,湖水荡涤之时,是游玩的好季节,大王可以去荆台休闲享乐”。楚王大喜,拍着子西的背说:“我和你同去,一起享受湖光的美景,欣赏歌妓的舞姿”。
君臣二人高兴地坐上安车前往。行走了十里,子西突然拉住马的辔绳不走了,对楚王说道:“我有几句话要说,不知大王肯听否?”楚王非常惊呀地问:“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子西拱手说道:“臣听说做臣子的要忠于君王和国家,敢于提出利国利民的谏议,指出君王的过失。对于这样的忠臣,封多大的官,得多大的奉禄都不为过;那些对大王阿谀奉承,投其所好的谀臣,用什么刑罚惩治他们也不为过分。司马子祺他敢于直谏,阻止大王去荆台,担心大王到豪华的荆台行宫取乐,留连忘返,不理政事,对国家不利,他是忠臣,应受至嘉奖;而我揣度大王心事,投大王所好,没有尽到做大臣的责任,我是谀臣,应该受到惩罚。”
楚王听后点头称是,称子祺、子西都是忠臣。感叹地说:“司马子祺的谏议,我听得进去,我可以不到荆台行宫去游玩,但是我的后世子孙要去游乐怎么办呢?”子西回复说:“禁后世游乐很容易,大王百年以后,将陵墓筑于荆台之上,子孙们必不敢到父、祖的陵墓前去寻欢作乐,自然就不来了。”楚王听后说:“这个谏议很好。”于是取消了游玩计划,调转马头,和子西一起回到郢都。
后来,孔子听说了这件事,高度赞扬子西,能在十里之外用“谲谏”说服楚王,让他乐意接受,给后世做出了表率。
历史文献除《孔子家语》记载外,另外还有两个版本,一是西汉刘向的《说苑•正谏》、一是东汉边让的《章华赋》,故事情节大致相同。
楚王死后下葬到荆台没有,目前缺乏历史资料。但在沙岗民间很早就流行一个传说,当地有座楚王墓,说是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在沙岗“乌江”自刎,楚霸王死后就埋葬在这里,当地有楚王墓,有庙宇,名霸城寺(现在潜江境内),千年香火不断,还留下很多传奇故事。当然,民间传说归传说,是不是西楚霸王墓,还是要用历史文献来说明史实。
据《史记》、《汉书》、《楚汉春秋》记载,西楚霸王死于安徽东城,即现在的安徽的定远县。《史记》上说项羽“身死东城”;《汉书》记载项羽被灌婴“搏杀而死”,不是死在乌江。
事实上,楚汉相争的战场不在湖北,江陵也没有乌江,项羽怎么会在江陵沙岗自刎呢?更不会在这里修建项羽陵墓和庙宇。
如果说当地有楚王墓、楚王庙宇,也应该是《孔子家语》、《说苑▪正谏》、《章华赋》等文献记载要把陵墓修建在荆台,阻止子孙后代去荆台游乐的楚昭王(或者是楚灵王)。可以推想,荆台正因为有楚王墓,子孙们再不敢到荆台游玩,从此荆台门庭冷落车马稀,渐渐荒芜。
楚国王孙贵族为了继续寻欢作乐,只能重新再选地址再建新台,也就是后来的章华台(在今潜江龙湾)。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道家在古荆台遗址上修建了荆台观。
今天的江陵县沙岗镇荆台村,有荆台和荆台观遗址。
|
|